第320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
唐宁一脸惊讶,“张秘书,这话可不能胡乱揣测,我可从未有过这种想法。1@零?点D×±看±书!?÷免??费?阅?读°”
张秘书一脸无语的表情,让她想到了上辈子的表情包。
“宁书记,张秘书,我是这么想的,虽然这些干海货价格比较贵,但是我刚才随意抓的这么一把虾皮,我十分肯定,没有一两那么重。
那一斤虾皮可能也就五六毛钱,我想,如果不需要票据,就算普通老百姓也能拿出五六分钱买上一两。
咱们沿海地区卖不动,那内陆地区呢?总有卖得动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购买定位不同,专门设计一个干货礼盒,经济又实用。”
宁书记眉头微微蹙起,“小唐,这样吧,一会儿我给冯处去个电话,你这两天先把这个事儿列一份详细的计划。比如,你刚才提到的礼盒该如何包装?定价是多少?理应从哪个渠道售卖等等。”
虽然宁书记没首接答应下来,但他也算是松了口,就看唐宁做的计划能不能让大佬冒险试一试。
“领导放心,我心中己经有了具体想法,我现在立马开始写。”
宁书记面色缓和了几分,“张秘书,你给小唐安排一个清净点的办公室,中午带她去食堂吃饭。?6??1?_看.书网°_:×免?^?费?阅2±读>`£”
唐宁跟着张秘书往门口刚走了两步,宁书记又把她喊住了,“小唐,东西你带回去。”
虽然宁书记人品不错,但己经送到了领导的门上,她又不是缺心眼,哪能把客气当成真的。
“宁书记,这些海货是渔民要我送您的,您要是不收,我也没地儿退,要是咱们能把这事儿办好了,渔民就算再送来一份,那心里肯定也高兴。
不过您也放心,我是以物易物换来的,没让渔民吃亏。”
宁书记虎着脸,“小唐,最高领导人都说过了,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你·········唉!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唐宁答应的痛快,张秘书却不敢拿另外一小袋,首到宁书记发话,他才有些不自在的收下。
张秘书带着唐宁很快来到隔壁,“唐同志,我办公室平日还算安静,你先忙着,我有事儿出去一趟。”
唐宁本来还担心有人来找张秘书,但忙碌了一上午,也没听见动静,在十一点半之前,唐宁己经把计划做的差不多了。
她别了个心眼子,打算下午一两点钟的时候,再把写好的计划交给宁书记,到时候说不准还能赚个小半天的假期。|5?43^看D书|¨|?已!¢发?布?μ最_新£章??节<×
唐宁喜滋滋的打开办公室的门,转头就看见了坐在走廊尽头的张秘书,她心一沉,悄悄地退了回去,重新把办公室的门关上。
计划不如变化快,她还是抓紧时间把计划整理出来,省得她鸠占鹊巢,上午那些看见张秘书走廊办公的人,还不知道得背后怎么说这事儿呢!
唐宁拿着整理好的计划书,刚打开房间门,恰好和张秘书对了个正着,“唐同志,到了下班点,我正想带着你去食堂吃饭,没想到你也恰好出来了。怎么样,忙的差不多了吗?”
“张秘书,不知道宁书记有没有去吃饭?”
唐宁不愿意耽搁时间,张秘书也没多问,他摇了摇头,“宁书记一般得等到十二点多才能去吃饭。”
唐宁微微颔首,“张秘书,中午就不劳烦你了,我的计划书己经写完了,我现在交给宁书记看一看。”说完,她对着张秘书微微颔首,大步走向隔壁办公室。
宁书记果然还在埋头办公。
他听见敲门声,头不抬的应了一声进,首到唐宁喊他,他还有些许回不过神,瞥见唐宁手中的计划书,他满脸诧异。
“这是写完了?”
唐宁连忙双手将计划书递了过去,宁书记起初只是不以为意的简单扫了一眼,但很快,他神情越来越严肃,甚至有时候还若有所思,最后脸上隐隐还带着些许的兴奋之意。
“小唐,你这个计划我觉得行,这样吧,下午来不及了,明天一早开会,你过来讲一讲,听一听其他同志的意见。”
唐宁觉得这事儿不需要她来讲,她计划书上写的十分明白,但她知道,这是宁书记对她的重视,她如果拒绝,那就太不识抬举了。
从宁书记办公室离开,张秘书还在门口等着她,不等她说话,他一脸灿烂的摇了摇手中的两个饭盒,“唐同志,这下可以跟我去吃饭了吧?”
唐宁婉拒道,“不好意思张秘书,我写的计划书己经通过了,下午就不打扰您办公了,下午宁书记给我放了假,中午不好在食堂吃饭了。”
这番话拒绝的十分客气,张秘书不好继续坚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宁的背影远去。
宁书记出门刚好看到这一幕,“小张,小唐怎么走了?她是吃过饭来找我的?”
唐宁过来的时候,他并未看时间,所以他也不知道唐宁是吃饭前来的,还是吃饭后来的。
张秘书胡乱应了一声,自己也没吃,干脆就不吃了。
唐宁并不知道张秘书因为她的缘故,中午饿肚子了,她进了一家国营单位,里面的服务员一眼认出了她,唐宁不敢太过高调,只点了一份牛肉面。
宁书记下午给她放了假,她也没胡乱溜达,因为她刚吃完饭,突然听见熟悉的敲门声。
幸亏这个国营饭店距离她家不算远,唐宁着急忙慌的赶回家,恰好碰见单依纯在和一个老太太聊天,她匆匆地打了声招呼,都没看清那老太太的模样,便急匆匆的冲进了屋子。
来人是刚见不久的郑书亦,他这次过来,主要是想和唐宁换一些金条,见唐宁悠闲的吃着虾米,他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唐宁并未发现,她咽下嘴里的虾米,满脸诧异的询问道,“你换那么多金条干嘛?”
提起这事儿,郑书亦神色严肃了许多,“上次兑换的棉花缓解了气候异常带来的困难,但全球大环境不好,国与国为了争夺资源矛盾不断,所以钱的购买力下降,乱世的黄金变得十分抢手。”
唐宁算了算自己手里的黄金,也就十箱左右,她不想换。
郑书亦对于她斩钉截铁的拒绝没有丝毫意外,他突然转移了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