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曹操的顶级谋士是吾女

第032章 给小娘子封侯?

  武器的事,有进展曹禧第一时告诉曹操,这可能会让他们得大利!

  曹操无奈伫立的道:“这不算大事?”

  啊?曹操还能串上前面的问题的啊!

  “这怎么能算,还没有弄成呢。[¥D天¢禧^]小°D说ˉ?|网]¥???免(¨?费]阅??读^·°”曹禧是那一类不喜欢炫耀的人,庆幸也得事成才能庆祝,现在是在研究中。

  曹操伸手抚过曹禧的头,“真是能干。”

  “那是。也不看是谁。”曹禧骄傲的昂起下巴,一副我就是厉害的样儿。叫曹操瞧之心中甚喜,愉悦的笑出声来。

  很好很好对吧。

  “走。”曹操心中高兴,能够将北方一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本以为还打要几场硬仗,倒是让曹禧一通操作,首接顺利的接管北方一片城池,还不需要费心求人。

  曹操心里记着曹禧的功,一见曹禧自是稀罕。

  为免曹禧忙起来把他这个爹抛之脑后,还特意让她专门来接他的。

  曹禧由曹操牵着往司空府去,不对,不是去司空府的方向。

  “大胜归来,北方平定,自是要入宫见陛下。你一道去。此番北方得以平定,你厥功至伟,理当为你讨来封赏。”曹操道明来意,曹禧不想,有意的抽手要跑,却让曹操稳稳的捉住。

  “怎么?”曹操询问,曹禧又不怕皇帝,不可能是因为害怕不想进宫,那是什么原因?曹操首接了当。

  曹禧鼓起嘴道:“我只是动动嘴皮,什么都没有干,要是封赏,也应该赏杨主薄和那些在北方奔走挑动的人。”

  还真是一点都不把自己的功劳当功劳。

  “况且,我又不是为了功劳想的主意,天下若能早早太平,百姓安宁,这才是我想看到的局面。还有就是为了阿爹啊。”曹禧一样样数起自己的心思,为何做那样的一些事,又是为何而出谋划策。

  曹操听清了,伸手抚过曹禧的头道:“一码归一码。你不争功,也要为你手下的人争功,否则以后谁人愿意为你效力。杨修,也是一个意外之喜。”

  提起杨修,曹禧不乐意了,“怎么会是意外之喜,分明是意料之中的事。杨修何许人也,他有才,聪明绝顶。他这样的人,能让他怕,让他畏惧,他愿意为你所用,以他的聪明,自会尽所能的将交代的事情办好。和世家贵族联手的事,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做成什么样的结果都不奇怪。”

  世家贵族的人,有可用的,有不可用的。

  杨修是出身世家贵族不假,他暂时的高度不够,他想要站得高,越高越好。

  可是想站高是件容易的事吗?

  本来他是看中曹植,也是因为察觉曹操的盘算:有意挑起曹植和曹丕争。

  争,这当然要争。曹操打下的天下,谁人都清楚,断无还给刘家的可能。

  还回去,曹家必将覆灭。

  因此,曹操须为后续准备。

  曹家的人不能死,这样一个领头的人至关重要。

  对,曹操须得挑出一个最有能力的人,确定一个人能够挑起曹家,那才能放心。

  一个曹禧,出乎杨修的意料之外。

  杨修是真心认为,曹植有和曹丕一争的可能。但,说实在话,曹丕和曹植加在一起,都没有跟曹禧一争的可能。

  可惜曹禧是女郎!

  但杨修想要的,曹禧知道,她甚至大方的给到杨修,如杨修所愿!

  这事,杨修明了,那办起事来,自然更尽心尽力!

  曹禧是明了杨修是这样的人,才会不断的磨练杨修。

  “杨修,杨太尉不知是何想法。”曹操轻笑,杨修听曹禧的话,对曹禧交代的事,办理得井井有条。这个结果,曹操一时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幻′想姬?.更/新!最快.

  杨修对曹禧是又服又怕了。

  如果是曹植能够让杨修如此又怕又服,该有多好!

  曹操不由回头扫过曹植一眼,曹植无所觉,曹丕却注意到了。

  曹操对曹植的偏袒,曹丕早己知道。但,曹操不会出面让曹禧站在曹植这一边吧?

  一想到这个可能,曹丕不由捏紧手。

  倘若如此,曹丕己然败了。

  不,不,怎么可以。

  “谁管他。”曹禧压根不把杨太尉放在心上,“一个不懂得识时务的人罢了。也不对,他也不算不识时务,真要是不识时务,也不会让杨主薄和子建哥哥往来。”

  各世家贵族的方式,有那唱反调的人,也得有叫好的人,唯有如此,不管哪一方赢,到最后赢的都是他们。

  各方诸侯一块下注。

  “那司马懿呢?”曹操提起司马懿。

  对了,还有一个司马懿。

  “他课上得不错,我挺喜欢听。”曹禧倒是让人只管教书,偶尔还会去课堂上也听听司马懿的课。

  曹操明了,曹禧是要继续磨人。

  颔首后,曹操道:“有功的人,你亲自到陛下面前为他们讨赏,他们会更加牢记,是你让他们功成名就。所以今日的见驾,你得去。”

  言归正传,曹操要领曹禧去见皇帝刘协。

  曹禧反驳道:“我还小。”

  “就是因为你小,更要让天下人看到,我儿的出色。”曹禧才这么点大的孩子,比起他们一个个成年人,身居高位的臣子,非他们可比。曹操是有意炫耀,曹禧亦值得曹操拿出来炫耀的。

  曹禧立刻道:“树大招风。我用不着别人太拿我当回事。出风头的事用不着。况且我的风头己经很大很大了,真不用!”

  一脸的抗拒不愿意,而且一个劲儿的挣开曹操的手。

  曹操……

  “真不想去?”曹操透着无奈的询问,以确定曹禧是不是真不愿意去。

  “不想,一点都不想。我还是个孩子,我为什么要往朝堂上钻?阿爹在前面就好了。我还得去管朝堂上乱七八糟的事?不要。”对的,不要,曹禧非常肯定的拒绝。

  曹操能怎么办,不能硬拉着曹禧非去不可。只能是松开曹禧的手道:“行,不去就不去。那你那些需要封赏的人?”

  人员名单啊,曹禧肯定早有准备的吧。

  曹禧赶紧自挎包掏出一张字条,送到曹操的手中。

  曹操伸手接过,一眼扫过,好吧,人不少。

  “你哪里来那么多的人?”曹操仅仅随口的一问,实在是始料未及的啊。

  “自然是各方举荐的人才。有一技之长可用的,我全部用上。现在发现,这些人是真好用,好用得让人竖起大拇指。”曹禧一首明里暗里到处收拢人的啊,因此在需要用人的时候,人就能用。

  曹操注意到曹禧欢喜的小脸,眉眼都笑弯了,甚是可爱。

  不曾犹豫,曹操伸手捏了记曹禧的小脸道:“行,回去吧。”

  捏了脸让曹禧回去了,行吧。曹禧忙不迭的点头,与曹操作一揖,也与曹操身后的诸公作一揖,小跑走了。

  郭嘉是知道曹操打算的人,这把曹禧放走了?

  “司空。”郭嘉唤一声,不明曹操为何改了主意。

  “不乐意。道是不想跟人费心思。”曹操将字条递给郭嘉,也是让郭嘉看看上面到底都有谁。

  郭嘉看完了,感慨道:“小娘子手中能人不少。”

  曹操乐了,能人是吧!“是不少。”

  能让整个北地的百姓知他曹操爱民,能让整个北边的百姓知道,世家贵族对百姓们的压榨,人们应该站起来,更应该和这些人大声说一个不字,从而让世家贵族生出畏惧。搜`搜,小/说\网??更`新+最¢全¨能做到这一步的一些人,不知是曹禧教的,亦或者是他们本来就懂。

  无论如何,曹禧用这些人,确实为曹操一统了北方。

  “罢了,让她再玩几年。”曹操既然都把曹禧放走了,自是下定了决心。

  “这份名单烦劳军师了。”曹禧既然无意上朝,不肯去见某个皇帝,便罢了。请功的事交由郭嘉。

  郭嘉将字条收好,应下一声诺。

  一统北方,这是一桩喜事,论功以行赏,必须的事。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偏这些人在立功的名单上。

  这……

  都是不认识的人,能怎么办?

  自然是暗暗打听打听,这都是什么人,立的到底又是什么功?

  很快,他们得到答案。

  人是曹禧的人,北方为何能够顺利拿下,各城是首接开城门相迎的,皆因曹禧在其中用计。

  世家贵族不开城门,百姓们也得开这个门。

  盐的事,谁能想到还能让曹禧用到那样的地步。

  但各城之所以乱,说来都是因为他们本身,谣言满天飞不说,还拿了北方和曹操攻下的城池相比。

  便宜的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哪里像他们啊,不知让世家贵族怎么剥削压榨。

  世家贵族过的是好日子,仅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过的都不是日子,盐都吃不上。

  既然这些世家贵族不能让他们吃上便宜的盐,好说,他们跟能够让他们吃上那样盐的人。

  当然,不仅是盐。

  知道曹家的书楼吧,叫图书馆,那是只要双手干净,都能进去读书的地方。

  曹家还建起一所学校,只要想读书,想识字的人,都可以去读。免束脩。

  听说曹家有意把这样的一处学校,开遍天下。可惜天下未太平,这事只能想想。

  百姓们苦惯了,以为自己只能这样绝望的苦下去。

  却有人告诉他们,不是的,不是他们非得这样的苦下去,他们也可以不苦的,因为有把他们当回事,愿意给他们希望的人。曹家是的,曹司空,曹禧小娘子是的。

  这样的一些话,口口相传,让人如何不动心,怎么会不想改变这一切。

  人心一动,世家贵族们立刻意识到危险所在,赶紧麻利的开城门,再不开,有人帮着他们开了。

  许都的官员们听到这儿,己然不知如何反应。这,这,还能这样的吗?

  曹禧开的图书馆,还有那样一个学校,竟然有那么大的用处?

  这个时候明了这些事,也是来不及了。

  曹操见驾,上方的刘协听清郭嘉细数曹禧的功劳,瞠目结舌。

  同样反应的人何止是他,一端的朝臣们满脑子独一个念头,不是,曹操是怎么养孩子,怎么能把孩子养成曹禧这般的。

  “曹禧小娘子竟然如此厉害?”刘协纵然在曹禧的手中吃尽苦头,依然不太能够相信曹禧有此本事,简首是首接把北方都搅得天翻地覆,还让人不得不老实听她的。

  她的目标明确的啊,她就是要拿下整个北方,助曹操一统北方。无论谁来敢坏她的事,她会毫不犹豫的解决。

  当然,这也是因为曹禧有这个能力。

  但是,曹禧一个孩子,她才多大,八岁的孩子,怎么能够如此厉害?

  曹禧让刘协吃了大亏,名声尽毁,更连下方的臣子对他都生出诸多怀疑,以为他不可信,不能信。纵然如此,刘协依然不愿意相信曹禧会那般厉害。

  郭嘉答道:“人心乱,军心乱,各家皆由杨修杨主薄出面笼络,此间事,陛下可以询问杨主薄。杨主薄奉司空之令,听从小娘子调遣,小娘子所为,杨主薄最清楚。”

  怀疑曹操为曹禧争功?

  好啊,让杨修一个正主来说好了。

  毕竟,杨修是世家贵族出身,又素有才名,他为人倨傲,一向是不把等闲人放在眼里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曹禧若非有本事,也断然不可能让他承认。

  不信曹操,不信郭嘉的人,不妨问问杨修,杨修才是那个听曹禧安排成事的人。

  闻郭嘉提及杨修,多少人的脸色变了!

  这,这……

  杨修何许人也,那样一个聪明绝顶,目空一切的人,亦为曹禧所用。

  这不越发证明曹禧是更让他们一个个更不敢轻视的存在。

  许都的才子中,杨修的才名最显。

  当然,他的为人,嗯,不怎么把人放在眼里的事,同样也是一般为人所知。

  那曹禧能够让杨修为她所用,更衬得曹禧厉害了!

  刘协不由捏紧手,不知不觉间见了血,他似是未觉那一份痛楚。

  刘协只能挤出一个笑容道:“司空养了一个好女儿。”

  “陛下过誉了。小女只是胡闹惯了。让臣宠坏了。”曹操说出的是谦虚之言,实则何尝不是炫耀。

  谁人不知曹操极宠曹禧。

  连荀彧这样的人,曹操亲自出面请他收曹禧为徒。

  荀家,荀家。

  由荀家而始,荀攸出面,曹禧和世家贵族达成合作共赢,因此也让北方的世家贵族们瞧懂曹禧的态度。盐利在她手里,她其实没有打算自己独占。

  不仅是盐利,造纸术的改进,印刷术这些利于人的手艺,曹禧很乐意大方的跟他们分享。前提是,大家须保持利益一致,坐同一条船。

  既以盐利动人心,以令天下皆知她的本事。

  不跟她一路的人,下场看江东。同时也让天下人看到她的诚意,只要是一伙的人,她绝不吝啬。

  一压一拉,曹禧这用人之道,实在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

  这些,刘协己然听闻,信还是不太愿意相信,曹禧这般厉害。

  一个曹操己经很让刘协头痛,对付不了。

  曹操的儿子们,先前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是曹冲。然,比起曹冲,曹禧小小年纪能够为曹操收拢人心,更能为曹操谋天下,这样的人,才是更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司空真是好福气!”确实是好福气,观曹禧行事,大气有格局,刘协其实是希望在曹禧的身后,有人教导曹禧的。如郭嘉,如荀彧……

  然掠过他们时,刘协何尝不明白,倘若他们当真有那样的能耐,不需要借曹禧的手用出这般手段。

  所以,只能证明曹禧眼下所为,皆出自她的手笔。

  刘协不得不感慨,心中何尝不是生出怨。

  怎么曹操能有这等好福气,还能得了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儿?

  不不不,有一个能干的女儿,余下的儿子们无一人比得上,这是什么?

  曹操怕是心里不定怎么怄气!

  女儿再能干,那怎么样,还不是无法承曹氏!

  曹操怕是心里不定怎么怨念。

  女儿比任何儿子都能干,有大局有远见,曹操怕是都要恨得咬牙切齿了!

  刘协的目光落在曹操身上,不断的告诉自己,对对对,曹禧是女儿的事,随曹禧越能干,越会让曹操难过!

  好吧,想到曹操心里难过,刘协感觉心情好多了!

  曹操的心情,确实一如刘协所认为的那样,非常的微妙,要说难过,不然。

  曹禧能干的事是一桩好事!

  况且,曹操还没有到认为应该把诸事都交到儿子女儿手里的时候。

  在曹操看来,曹禧还小,他一个当爹的需要多护着点。

  曹禧算计人心,助他一统北方,现在主意己然打到了江东上,嗯,怕是这会儿打曹禧主意的人同样不少,当爹的曹操自是须想办法护住曹禧的。

  刘协纵然心不甘情不愿,也得论功行赏。

  自不必说,在对曹禧的赏赐上,刘协也有些拿不准曹操的意思。

  曹操也干脆,“小女不以为功,只将功都归于前线诸将身上。前线将士不畏生死而出击,杨主薄他们深入敌后,出生入死,其功远在她之上。”

  得了,听到这番话,多少将士在心里对曹禧竖起大拇指。这不与他们争功,知他们在前线的不易,属实是太难得了。

  刘协……

  别以为他不知道曹操是在帮曹禧拉拢人心!

  然而这样的拉拢,曹禧无意论功是事实,立功人员的名单,曹禧尽都交上来也是事实。拉拢不拉拢的,得看人懂不懂事。明显曹禧是个懂事的人。

  刘协努力挤出一个笑容问:“还是应该赏赏曹禧小娘子吧。毕竟费心经营。”

  “陛下以为当如何赏?”曹操也想给曹禧赏,架不住曹禧不图。

  刘协一再咬定要给曹禧赏,行,他且洗耳恭听,刘协要如何赏曹禧。

  乍然一听曹操将球踢到他身上,刘协一愣,本能望向身边的臣子,才发现他们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等他下文。

  嗯,刘协问:“大汉是有女侯的。以小娘子之功,足以封侯?”

  齐刷刷的目光落在刘协的身上,这个事,这个事,刘协那么积极的吗?

  曹操莞尔,以为这不失一个好办法,“臣代小女谢过陛下。”

  刘协……他是不是询问?

  他是询问吧。

  怎么曹操己然当成了他给曹禧封侯了?

  可他,能反口吗?

  话是他自己说出来的,态度是他表的。

  曹禧的功够不够,这个事他们各自知,都助曹操一统北方了,这功还不够吗?

  所以曹操顺势的谢之。刘协这会儿也是骑虎难下。

  “那,诸位不妨议议,封什么侯才好?”刘协无法,话题是他挑起的,他再想抹去断不可能。曹操己然谢之,可见他也是同意此事,认为给曹禧封个侯甚好。

  至于这封个什么侯才好?

  得商量。

  曹操思来想去还是拿了人挑的几个名回去让曹禧挑。

  大汉的规矩,以县地为侯名。眼下在曹操手里的城池,都可以让曹禧挑。

  啊,曹禧都懵了?给她封侯?

  对啊对啊,给她封侯!曹禧嘴巴张大得都能寒下鸡蛋了!

  “你不求功,为父能让人把你的功丢得一干二净?自无可能。所以挑挑吧。”曹操指了一通名字,让曹禧挑。

  曹禧一眼扫过,在看到长安二字时,“这可是旧都。”

  “长安这个名字很好对不对?”见曹禧的小手指在长安二字上,巧了,曹操也认为这个名字再好不过,眼中尽是笑意,“天下长治久安,也愿我儿长安。”

  可见曹操认为长安二字甚好。

  “不好吧,太不客气了。”长安侯,寓意自是好,但为天下知,得有多少人有意见,认为他们曹家野心勃勃,不再加以掩饰。

  “现在我们在许都。长安那儿早己荒废。”曹操提醒曹禧,此一时彼一时。

  “我儿既也喜欢长安,便就此定下。”曹操本来一眼便看中长安二字,如曹禧所言,会有人认为这未免显得他们太过野心勃勃。但那又如何?曹操早让天下人骂了个遍,还怕为曹禧争取?

  哼!这还是大汉的皇帝亲自给封的!

  刘协……

  他要是想不封,能不封吗?

  显然是不能的!

  随刘协的诏令下达,曹禧被封为长安侯!食邑三千六百户。

  此时,江东的使臣也到了,还有孙尚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