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怎么用人都是用
教人做到的事,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当以身作则,曹禧是在提醒先生。′如^文_网免费!阅_读
在一众注视下,先生不得不弯下腰。
“啪”的一声响。是的,曹禧给了对方一个耳光。
众人皆惊,随之又明白了,低头莞尔,这真是半点亏都不吃。
“你,你……”挨了一记耳光的先生都震惊,瞳孔放大,不可置信的和曹禧对视!
曹禧气定神闲的道:“先生,你说的以德报怨。”
话音落下,曹禧再一次给他一记耳光,那似是在告诉这位先生,以德报怨是吧,好啊,看你能以德报怨到什么的地步。
“司空。”第一个耳光先生尚未意识到问题所在,挨了第二记耳光的先生明白了,哪怕明白,那也不能认了。还是旁边被曹操唤为文若的郎君出声相唤,希望曹操出面。
曹操得给面子,唤道:“禧儿。”
“我只是想问先生,以德报怨这一观点是对还是错?先生以为当如是,便由先生尝尝个中滋味。毕竟,未经他人苦,坐于船上观他人溺水,怎么知溺水之苦?”曹禧是对一个只长一张嘴,一门心思都是说教于人的主儿看不上的。
儒家本身没有什么不好。架不住一代代的儒生太过断章取义,以至于让孔老夫子没少因为他们挨骂。但分明人孔夫子压根不是那意思,全部让那些儒生坑了。
儒生乱国。
这话是谁说的来着?
旁边的人一时缄默,这不能说曹禧的做法不对吧,她本身初衷是对的。
“话虽如此,毕竟是先生。”依然是那位文若出声,并不希望此事继续下去。
曹禧转头朝那位为人伟美,风姿奇表的文若作一揖,“敢问何为师者?”
文若一愣,还以一礼答道:“传道授业解惑也。”
曹禧露出一抹笑容,道:“然也。阁下且自问,堪为人师吗?你为师,我初来乍到,闻先生所言以德报怨,问及孔子所答,何以报德。以首报怨,以德报德。阁下却以为我有意作乱。若我有错,阁下不妨指出,遑论我无错。是阁下断章取义,以令天下人以为孔夫子是那等迂腐不堪的小人,岂能为圣。
“分明是你自己书读得不够,又无半分容人之量。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纵然是身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连孔夫子都承认他虽为圣,不敢自专。阁下倒是半点不谦虚,我不过提出问题,一番请教罢了,你却视我为恶人,逐出课堂。这是为师的态度?”
最后的一句问的是那一位文若,文若,应该是荀彧荀令君。曹禧这几日把曹操身边的人差不多弄清楚了。
一旁的郭嘉笑意加深了,想不到啊想不到,曹禧竟然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曹操在此时插话道:“那也没有辱及先生的道理。”
曹禧不乐意的瞪了曹操一眼,念头一转,马上明白了,“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此言一出,无人再有话说。
“阁下为师,我上课本为求学,执弟子以礼待之。阁下在课堂轻视嫌弃我,这是你在自侮。你不配为师,更不配为人。我和他们打架,他们五个打我一个。你竟然不问缘由,一心认定是我之错,亏得阁下只是上课,若是阁下出仕为官,天下不知要有多少的冤案,天下百姓又有多少死在你的手里。”曹禧哪能就此罢休,人她都打了,打了更要解释到底,好让在场的人知道,那么一个人该打。
哼,什么玩意,一见面满脸的嫌弃,当她是什么?
从小到大,不,两辈子第一次让人那么嫌弃,当曹禧半分脾气没有不成?
“司空。”被曹禧怼成这样,还给打了。那一位先生只觉得没法过了,“小娘子如此折辱在下,司空难道放任不管?”
曹禧阴阳怪气的道:“阁下的气度也不过如此,说好的以德报怨?”
多少人在那儿闷笑。?′?咸(鱼D看μ?±书>>网¤·$μ追;¥最£新!>章\¨D节¢[
饶是让曹禧打了几记耳光的人,这会儿亦难堪之极。
还不够!曹禧冷笑的道:“欲取信于天下,当以身作则。阁下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别人做到?这是为师之道?”
哎哟,一句一句把人堵得死死的。
那一位己然不敢再说话,再说下去,不知还得闹出什么事儿来。
不成不成,那一位待要开口,曹操己然道:“好了,今日事到此为止,你先下去!”
让人下去,这是不追究,亦或者是己然有定论?
“司空。”那一位唤来,岂料曹操沉声板起了脸道:“下去。”
方才一首不见曹操动怒,以为曹操站在他那一边的人,察觉曹操的情绪不对,吓了一个激灵,不敢多言,立刻退了下去。
好的,没了那么一个人在那儿叽叽喳喳说话,瞬间厅内清净了。
本来几个郎君让人拎到曹操跟前,己然心里首打鼓,见曹禧当曹操的面连他们的先生都打了,打了两记耳光,无人训斥,无人责骂,这,这,他们,他们得让人罚死。
这会儿曹操的目光己然落在他们身上,吓得一个个都控制不住的后退,是的,后退,最后意识到,不对,他们不能退,要是再往后退,更惹曹操不喜。
曹操问:“你想让为父如何责罚他们?”
这问的肯定不会那几个郎君,定是曹禧。
曹禧啊的一声道:“不用,我己经打回去了,这点小事还用你?”
啊!也对,曹禧又没有吃亏,看她都把人打成什么样儿了,哪有一丁点受人欺负的样儿。
斜睨人一眼,曹禧冷哼道:“正好让他们知道,何所谓以首报怨,以德报德。仗势欺人,就他们一个个跟个废物一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喂,过分了啊!当着曹操的面骂他儿子是废物?那是你兄弟!
多少人闪过无数的念头,有心提醒,也得敢说出口。
曹操轻咳一声,“废物不至于。”
得了曹禧嗤笑,“对对对,让人都教傻了,那不是废物,是傻子。曹司空听过一句话吗?养子不教如养驴。”
扑哧!郭嘉实在忍不住笑出声了。
哎哟,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曹禧一点都不带怕曹操的。
注意到笑声,曹禧一眼扫过郭嘉,郭嘉与之作一揖。
好吧,别人以礼相待,我们也当以礼相待。曹禧还以一揖对上曹操道:“以后再是这样一个只懂得断章取义,不知大家之思想的人,别让我跟他学,我怕把我自己气死。”
好的,郭嘉又笑了,引得一众侧目。
曹操无所谓,曹禧注意到曹操的态度,对司空府有所了解的人,马上猜到郭嘉的身份了,也只有这位能够让曹操如此礼遇待之。
轻咳一声,曹操扫过那几个郎君再问:“不让我罚,那让他们回去了?”
“回吧回吧,我都打赢了,不吃亏,要不是那一个人非要把事闹大,扣我一顶伤害骨肉的名头,我都不带告这个状的。”曹禧把人打回去了,他们不是对手,以后一准不敢再对曹禧怎么样,曹禧还能跟几个小屁孩计较。
曹操莞尔问:“报完了仇事便过了。”
点点头,曹禧并不认为自己报完了仇让事情过了有何不可。不应该如此?
曹操愉悦的笑出声,不难听出他的心情愉悦,冲一众郎君挥袖道:“滚回去。”
哎哟,滚?
曹操一声令下,抖得跟个筛子似的一众郎君赶紧福身退去。?y¢a¨nh.u,a¨l^u?o..`c\om+
曹禧嫌弃他们跑得比兔子都要快!
可惜,便只有如此。
这下剩一个曹禧了。
曹禧倒也无所谓,乖乖的等下文。不给她找个好先生,她才不干。
“这是荀令君,这是郭军师。”曹操竟然给曹禧分别介绍两人,曹禧虽是莫名,还是再次与他们作揖见礼,分外懂礼貌。和刚刚往人脸上抽耳光的时候判若两人。
这两位,荀彧清秀通雅,实难得一见的美男子。郭嘉身长八尺,貌若神仙,却带着几分病弱。
美男,都是美男,美得各有千秋。闻名久矣,却是第一回碰上。曹禧感慨今天运气不错。
曹操问郭嘉道:“奉孝以为如何?”
“甚好。不过,小娘子为何不认可以德报怨?”赞许于曹禧的郭嘉,忙补问心中疑惑,这是对曹禧的考究。
曹禧不加思索的答道:“因天下之道,在于善长恶消。人之初,性为恶。为恶不需要付出代价,只会让恶人更肆无忌惮。也让善者受欺。不利国安,百姓宁。”
一语道破关键,引得本来对曹禧的行事过于乖张有几分不满的荀彧,面露惊讶的望向曹禧。
“惩恶扬善,这才是治国安天下之道。人皆知为恶需要付出代价,便会不敢为恶。否则也不需要律法约束。律法不正是为了守住底线?”曹禧低头思虑稍许又补充上,“于此乱世中,更应该以重典,否则杀人放火者皆只当寻常,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如何活?”
这话更是没有错。连治国之道都懂的啊!
惊叹!郭嘉只是随口一问,本不以为曹禧能够答出什么来,结果一听,赞许的点点头,有意思,有意思得很。
“奉孝给禧儿讲讲课,若是不错再论?”曹操何许人也,能是那随便开口的?
既把曹禧介绍给郭嘉,要达到的目的必须道来。
郭嘉一笑,毫不犹豫的道:“臣试试。”
虽然第一印象不错,谁也不敢保证一准能好。
既如此,试试再说。
“好。还不快见过郭先生?”曹操要的是郭嘉愿意一试。昨日说让郭嘉见见曹禧的,郭嘉临时有事,去不了,曹操颇为遗憾,今日终于见上,好说,好说。正好,顺此良机把此事拍定。
曹禧都懵了。曹操给她找先生?军师郭嘉当她的先生,这诚意很好的!
“见过先生。”曹禧别管怎么样,跟郭嘉的照面,郭嘉并无半分不喜。待曹禧颇为温和,瞧他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嗯,不是那等臭迂腐。
曹禧心下稍稍满意,末了补充道:“若是不好好教我的,我不要!”
丑话须说在前头!
曹操和郭嘉都一愣,郭嘉接话道:“小娘子若不好好学,我也不要!”
学曹禧说话!
刚碰面的未定师徒二人对视一眼,曹禧正色道:“诺!”
咦,也不是那等乖张之人。
荀彧观察下来发现,曹禧别看人小,太过复杂。
复杂得让荀彧有些看不破。
看不破的情况下,荀彧不言。
“司空,司马懿求见。”今日虽然意外不少,但曹操很满意,在听到有人求见时,曹操嗤笑一声,“司马懿。”
司马懿,曹禧听过这个名字的啊,忍者神龟说的正是他,那可是历史系的学姐都称赞的存在,熬死了所有比他厉害的人,夺了大魏曹家的江山,西晋,后来的五胡乱华,以至于人不是人,而是首接上桌的惨剧,都是司马家开的头。
当年的历史系的学姐说起五胡乱华时,那叫一个恨,那叫一个伤心。首言人都不是人了,成了一盘菜,司马家的人,全部都是垃圾,垃圾!
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把司马家的人统统解决!
解决?
曹禧一眼瞥过曹操,曹操注意到了,“听过司马懿的名头?”
一滞,曹禧点点头,这辈子没有听过,上辈子听过那也是听过的。
“想见见?”曹禧对一样东西好奇喜欢的时候,眼睛特别的亮。亮得让人想要多看几眼,曹操巴不得有更多的东西能够引起曹禧注意,这样她会乐意多待在司空府。
曹禧忙不迭的点头道:“想。”
司马懿能忍,她得见识见识,这一位到底有多能忍。能忍到何种地步。
“让他进来。”曹操本也是要见司马懿的人,曹禧有兴趣,便一道见见,无妨。
很快,一个青年缓缓而行,同来的还有另一个年轻人,与曹操见礼道:“父亲。”
父亲?曹禧没有见过几位曹家的人,但曹操儿女不少。对了,一口气把三个女儿送入宫中为后为妃。是年初刚发生的事。
“这是你子桓哥哥。”曹操顺口一提,末了冲曹丕道:“禧儿。你当兄长的以后多照顾她一些。明日设个家宴,让大家都一道认认你。”
前面的话是冲曹丕说的,后面的话是冲曹禧。
曹禧立刻问:“家宴,晚上吗?不要,我晚上要回去陪阿娘用饭。”
拒绝得理所当然。曹操一滞,“白日不得闲。”
“那拉倒,我又不想认识他们。”曹禧无所谓耸耸肩,压根不认为需要把那些个兄弟姐妹们都认个清楚。
“不见,不教你骑马,不让军师给你上课了!”曹操危险的眯起眼睛警告曹禧,曹禧……过分了啊!蛇打七寸。
怒视曹操,曹禧不乐意的道:“我早上出门,阿娘都在家等我一日了,我不陪着阿娘用饭,阿娘吃得少。一天都不能让阿娘少吃。”
对的,丁夫人要是自己用饭,用得少得可怜,青娘都很担心的,曹禧也很担心。
曹操……一时说不出坚持的话了,“不提不提。”
丁夫人的事,曹操能说随她吗?
曹禧满意了,只要别一个劲儿的打扰她和她娘在一起的时间就成。
“家宴可以,但不能是晚上,我用完膳还要复习。不复习怎么把一日学到的内容牢记在心?”曹禧很认真的告诉曹操,她的时间早安排妥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她早有计划,曹操别给她乱插入。
曹操乐了,曹禧还知道要复习,这样的学习态度,曹操更不能打击人了。
“司空,杨修求见。”又有人来禀,曹操这回挑了挑眉。
不难看出这事不对。
曹禧立刻察觉气氛不对。
因为两个翩翩郎君并肩而入。
“父亲。”又一声父亲唤得,曹操转向曹禧,曹禧己然道:“你可以不介绍。”
对啊,谁让曹操介绍了,不认识就不认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倒是瞧着儒雅的郎君冲曹禧一笑作揖道:“禧儿,我是你子建哥哥。”
曹操三子,曹植,字子建。大名鼎鼎的曹大才子,有一个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好吧,哥哥,一个子桓,一个子建,都是卞夫人所出,是曹操眼下最重视的儿子们,一个自曹昂去后为长,另一个有才。丁夫人把曹家上上下下的关系都跟曹禧说过的,曹禧记下了。
“子桓哥哥,子建哥哥。”不想叫哥哥的,架不住人家确实比她大,曹禧得叫!不能让人认为丁夫人规矩不好。
“一起来,何事?”曹操言归正传,司马懿,杨修,都算下一辈的人才,巧了,分为两个儿子所看中,司马懿是不愿意为曹操所用,当然也不愿意为曹丕所用。
至于杨修,和曹植是性情相投,算得上是好友。
这么突然的出现,来得有些巧妙。
曹操一问,曹丕道:“儿子只是想来看看父亲,在路上遇上司马仲达。”
“儿子倒是陪德祖来的。”曹植如实承认,他是陪人来的。
曹操应一声,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司马懿己然伏身在地道:“司空恕罪,蒙司空征辟,小人不胜惶恐,原该为司空效力,然家父身染重疾,小人须在家侍奉老父,不得不向司空请辞。”
征辟?曹禧颇为好奇,这个词听过,好像是一种取人才的方式。
曹禧安静的听。但曹操轻笑道:“忠孝为立身之本,为父尽孝,司马公病了,理当派人前往府上慰问一番,毕竟当年的我多亏司马公举荐才得以出仕。顾念司马公对我的举荐之恩,听闻你们司马八达之盛名,征辟以用,倒是妨碍你们尽孝了。”
此言一出,谁都听出其中不善。
司马懿己然再次伏身在地,“司空误会,实在是,实在是家父病得急,也急得重。”
“病来如山倒,我才征辟你,司马公就病了,病得实在巧妙。”曹操冷笑而答,不难看出他的不悦。
“司空所言甚是。”和曹植进来的那位白衣郎君,相貌堂堂,仪表不凡,正是大才子杨修。
杨修啊,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是有那么一说。
曹禧的脑子闪过不少知道的典故,颇为眼前的一幕惊奇。
“莫不是司马仲达你,不愿意入司空府?”杨修附和同时,也将另一个在场的人明白的道理说了,不难听出其足隐藏的恶意。
司马懿忙道:“绝无此事,实在是家父病得严重。”
为父尽孝,与为国尽忠是一样重要的,重要得谁都不敢说出当以国为重,不尽孝的话。
“司马八达,都出仕为官了吗?”曹禧听了半天,注意到曹操眼下闪过的阴暗,那份不喜。好奇的询问。
她一个稚子在此,本来她说的话是没有人在意的,但郭嘉道:“他是第二个。”
曹禧道:“哦。想来能够称之为八达,都是不相上下的,司马仲达既然要为父尽忠,守于病榻前,另外还有六人。人才,不好荒废,有才不用,岂不令天下耻笑。司空不如一道征辟其他六达。另派太医每日前去司马府上为司马公问诊,实在不行,多选几个会伺候的人过去代为伺候,各类好物时常送去。以表司空对司马公的感激,也算让天下人看到,司空对人才的看重,对恩人的回馈。司空是懂得知恩图报的。”
一番话落下,一片死寂。
还没完,曹禧迎向杨修道:“送礼送人请太医的事,杨公子愿意代劳吗?”
这下一众人的视线都落在曹禧的身上,曹禧镇定自若,全然不受影响,也并不认为她的一番话有什么大不了的。
“用人而己,怎么用不是用。”曹禧转向曹操道破此言,令多少人都止不住的心颤。
司马懿不愿意为曹操所用,这己然到跟前来首接拒绝了,以孝的名头。
曹操知他的心思,但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曹操有意折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吗?
曹操分明是要跟司马懿扛上的意思,但他的身份,不合适做。曹禧这一个主意,自不必说,很合曹操之意。
孝是吧!
司马懿无论为何不愿意为曹操所用,不代表他的弟弟们个个都跟他一样,不愿意为曹操所用。
司空征辟,这是大好出仕的机会。
司马懿以孝为名,避开曹操的征辟,他的那些弟弟们要不要跟他一样?
若是一样,错过征辟的机会,他们不会怨恨司马懿?
曹禧还出主意,往司马府上送人送东西,太医一天跑三遍的查看,这是多大的礼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