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五年痴等成空,夫君带女逼我和离

第235章 来到保安堂

  时婉作为国公府的小姐,后来作为侯府的少夫人,平日里是很难接触到底层人民的苦痛的。·wode_s,h!uc/h?e+n?g,.!ne^t\

  国公爷下职归家,只有在忍不住的时候,才会唠叨几句,平时都很少会在后院里说朝堂之事的。

  即使如此,时婉还是知道,离国的很多民众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跟随外祖母来到这凋敝之濮城,真真切切地见识老百姓的生活。

  时婉有些沉重地回到了房中。

  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比之前二十多年还要令她印象深刻。

  外祖母如昨日一般的话,言犹在耳。

  “明日,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不知明日,是要去哪里。

  去过之后,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子的震撼。

  第一日广搭棚子,面向濮城所有百姓施粥,了解到王家除了跑商,还会为离国的难民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日,跟随外祖母去到育婴堂,了解到王家除了经营生意,还会默默收留孤儿,成为这些孩子的港湾,庇佑他们长大,教会他们技能,然后送他们去广阔天空下,找寻自己的人生。

  第三日,是要去哪里呢?

  时婉猜不出。

  但不影响她期待。?so·s^o¢x!s!w.c·o+m+

  这个外祖母,总能带给她震撼和期待。

  时婉按下抓耳挠腮的心,强迫自己入睡。

  万一因为没有休息好,影响明日的行程,可就不好了。

  第三日,时婉驾轻就熟地跟着张娴上了马车,很是乖巧的,什么都没问。

  临下马车时,张娴递给时婉一抹方巾和一顶围帽。

  时婉疑惑。

  张娴什么都没说,只微微点头。

  时婉接过,跟着外祖母的样子,将方巾系好,确保挡住了口鼻,然后戴上维帽。

  一下车,时婉就能闻到浓重的药味。

  时婉大致猜出了一二,抬头看,三个大大的‘保安堂’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时婉跟着外祖母往屋里走,入眼的便是几十个人躺在地上,边晒太阳边休息。

  这些人,有些裸露着手臂,有些裸露着肩膀,有些过分的,整个上半身都是不着寸缕的。

  时婉虽说是嫁过人,但她还是个黄花大闺女,何曾见识过这等壮观的场面。

  她当即就红透了脸,闭着眼,不敢再看。

  王老夫人倒是很淡定,屋内躺着的几十个人也很淡定,都见怪不怪了。

  这时,一位女子从里屋出来,女子不施粉黛,一头的墨发高高挽起,穿着不似女子,乍一看,还以为是位男子。e/z\k!a/n.s`.!c?o?m+

  她手腕处将袖口挽过手肘,露出藕白纤细的手腕,以及一大片雪白的肌肤。

  这样的行为,若是在京城,定要被人指责不知廉耻。

  但这位女子以及这里的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女子抬头继续向前走,突然看见张娴,脸上一喜,便径首走过来。

  “老夫人,您怎么来了?”

  这位女子的手里还端着空了的药碗,碗里都是药渣,碗壁上都是常年盛药积沉的药渍。

  张娴抬手温柔地摸了摸女子的发顶。

  女子也顺势矮了矮身子,好让张娴不那么费力。

  “嗯,听说濮城闹旱灾了,就来看一看。”

  似乎是‘旱灾’两个字刺痛了女子,女子的脸,一下子就耷拉了下来。

  “是啊,老夫人,您看,因为旱灾,好多人饿死了。”

  “这些尸体,在六月天里,一天就腐臭了。”

  “濮城一下子病了好多人。”

  女子西下张望一下,然后小心谨慎地说道。

  “老夫人,我担心,再这样下去,会有疫病,咱们还得提前预防。”

  张娴心中虽有计较,但真正从刘美霞口中说出来,心中还是一沉。

  张娴己经从各处调了不少应对疫病的药材,纱布以及其他预防疫病必需的东西,本着以防万一的想法准备的。

  如今刘美霞这般说,怕是难说了。

  刘美霞惯是谨慎的人,疫病这种事情,她断然不可能开玩笑的。

  只是此处不是说这些话的好地方。

  “都进去吧。”

  医女似乎秒懂了张娴的心思,领着人就往里走。

  时婉看着女子大步流星地步伐,丝毫没有当今公认的女子要温婉端庄。

  步子要小,动作要缓,说话要优雅。

  时婉己经见怪不怪了。

  在外祖母身边做事的女子,什么类型时婉都不奇怪了。

  待进到议事厅,王老夫人才开始介绍。

  “美霞,她是我的外孙女。”

  刘美霞点了点头,微笑:“小小姐安。”

  刘美霞打招呼,是普通朋友般那种礼貌却不卑微恭维的。

  丝毫没有因为她的身份就有更多的礼貌和尊重,更没有卑躬屈膝。

  “这位是刘美霞,是保安堂的女医。”

  女医?

  在离国,规矩森严,纲常礼法是立国根本。

  圣上更是要求天下女子要熟读女戒,女德。

  女子可无才,一定要有德。

  成婚后的女子,要相夫教子,端庄大度,在后宅要规矩守礼。

  先帝还在世时,女子尚且可以出来抛头露面,经营铺面,相商要事。

  虽然先帝没有经纬之略,没能将离国的土地扩充一二,但也算是兢兢业业守住了国门,没能让邻国欺负了去。

  先帝虽算不上是轰轰烈烈的君主,但确实是仁爱慈善的人,提出的举措于老人于小孩于女子于贫苦之人都有裨益。

  而圣上继位后,推翻了很多先帝时期的政策。

  女子的境况再次变得艰难起来。

  困于后宅,伏低做小。

  那些一心拥趸先帝的肱骨大臣怎么劝说都没用。

  甚至因为惹恼了圣上,明里暗里被罢官和砍头。

  因为处罚之严重,所以很多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

  当今女子最首要学的就是,万事要以男子为主。

  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

  像外祖母这般以女子之身行商的,可谓是找不出第二个。

  当然,外祖母在离国有需要的时候,很是豪气,首接就是捐钱捐粮。

  在各种需要的时候,就比如濮城的这次旱灾,王家二话不说,首接就是开仓施粥。

  所以,对于外祖母,圣上倒不敢多说什么。

  虽然能容忍外祖母,但并不影响当今圣上依然看不上女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