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1935当加强德械师师长

第93章 粤汉路险遇伏兵,军火库密布防线

  12月9日的晨光刚漫过粤汉铁路的铁轨,十辆奔驰军用卡车就驮着205mm榴弹炮,在晨雾里排成了一字长蛇。`0_0/暁\说′惘¨?冕^肺·跃/犊+车斗里的炮身裹着加厚油布,边角用麻绳捆得死死的,老周坐在头车副驾,手里攥着块浸了机油的抹布,每隔一段路就探头出去,摸一摸油布下的炮身昨晚汕头别动队送来消息,老张招认时提了句“日军可能在铁路沿线设暗哨”,这话像根刺扎在他心里,半点不敢松劲。

  “老周师傅,前面就是樟木头隧道了,按规矩得关灯缓行。”开车的是炮旅的老兵王铁柱,他把车速压到最低,卡车的引擎声从轰鸣变成了闷哼,轮胎碾过铁轨接缝的“哐当”声,在晨雾里传得老远。老周扒着车窗往外看,隧道口的护坡上爬满了藤蔓,昨晚侦察连留下的记号三棵歪脖子松树,还好好立在那里,这是“安全”的信号。

  可刚进隧道没两百米,车头突然被一道强光扫中。王铁柱猛地踩下刹车,卡车的轮胎在铁轨上擦出一串火星。“是探照灯!”老周喊着,伸手去摸驾驶室里的MG34这是他特意跟守备队借的,枪身早就上好了膛。隧道顶的回声里,突然炸起了机枪的“哒哒”声,子弹打在卡车的钢板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像有人在敲铁桶。

  “是日军的伏击队!”车厢里的士兵立刻掀开车布,架起机枪朝隧道口还击。老周扒着车门往外看,隧道口的矮坡后,至少藏了二十个日军特务,手里的三八式步枪正往这边射,还有两挺歪把子机枪架在石头上,火舌喷得老长。更要命的是,隧道另一头也传来了爆炸声显然是被堵死了。

  “王铁柱,把车倒出去!往回退到开阔地!”老周吼着,自己抱着MG34钻出驾驶室,蹲在车轮旁朝矮坡打了一梭子。子弹扫中了一个特务的肩膀,那人惨叫着滚了下去,可剩下的人反而打得更凶了,一颗子弹擦着老周的耳边飞过,把旁边的树干打了个洞。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引擎声是护送的侦察连!三辆摩托车头前开道,后面跟着五辆载满士兵的卡车,车斗里的重机枪一架起来,就朝隧道口的矮坡扫过去。侦察连长赵虎跳下车,举着望远镜喊:“老周!左边有小路,能绕去隧道另一头,我带一个排去炸了他们的路障!”

  老周点头,指挥士兵把榴弹炮的炮衣掀开:“不用退了!咱们有炮,怕他们个屁!”两个士兵迅速卸下炮架,老周趴在地上调整瞄准镜,炮口对准了矮坡后的歪把子机枪阵地。“放!”他喊了一声,榴弹炮“轰隆”一声响,炮弹落在矮坡上,溅起的碎石和尘土把机枪手埋了半截。/r+u\w!e+n¢.·n+e,t′

  这边刚压制住火力,赵虎的排就绕到了隧道另一头。老周听见那边传来几声手榴弹的爆炸,接着是士兵的喊杀声,没过十分钟,赵虎就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个日军的军帽:“搞定了!路障炸了,抓了三个活的,都是华南特务机关的人,身上还带着铁路路线图呢!”

  老周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去检查炮身刚才的震动没影响到膛线,这才放下心。王铁柱重新发动卡车,车队缓缓驶出隧道,阳光洒在炮身上,油布反射出微光。老周看着窗外掠过的树林,心里琢磨着:老张只说了暗哨,没提伏击队,看来日军的计划比想象中更周密,这趟运输,怕是还得遇着事。

  与此同时,韶关师部的审讯室里,灯光亮得刺眼。陈峰坐在桌子后面,手里捏着老张的供词,指尖都泛了白。对面的老张低着头,手腕上的手铐磨得手腕通红,嘴里还在断断续续地说:“我真不知道‘秋刀鱼计划’的具体内容……只听特务说,要在12月15号之前,毁掉粤北的军火库……”

  “军火库?”陈峰把供词往桌上一拍,“你知道军火库的位置?”

  老张身子一哆嗦,抬头看了眼陈峰,又赶紧低下头:“知道……上次去军火库送文件,偷偷记了路线……还把守卫换岗的时间告诉他们了……”

  陈峰没再问话,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操场上,李刚正带着装甲团的士兵给坦克盖伪装网,绿色的网子罩在PanzerII的炮塔上,远远看去像堆灌木丛。他想起昨天情报科破译的电报,“麻雀”发的最后一条消息里,确实提过“军火库防御薄弱”,当时没当回事,现在看来,日军是真的盯上军火库了。

  “周砚亭!”陈峰朝门外喊了一声,周砚亭立刻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份地图。“立刻调整军火库的防御部署:第一,把独立安保团的两个排调过去,加强外围巡逻;第二,在军火库周围埋上地雷,拉上铁丝网,再装十个探照灯,晚上二十西小时亮着;第三,让军犬队派十条狗过去,重点盯紧西侧的山路老张说他给日军指了那条路。”

  周砚亭点头,在地图上圈出军火库的位置,又添了几个红点:“我这就去安排。另外,厦门那边传来消息,运输队在樟木头隧道遇袭,抓了三个特务,从他们身上搜出的路线图,跟老张招认的一致,都是往军火库去的。”

  陈峰皱了皱眉:“看来日军是想双管齐下一边拦运输队,一边炸军火库。/鸿′特¢晓\说,网?′首/发?告诉赵虎,让他再带一个连去支援运输队,务必保证榴弹炮安全到韶关。另外,让炮旅做好准备,等榴弹炮一到,就把两门炮调到军火库附近,形成交叉火力,只要日军敢来,就给我把他们打回去!”

  周砚亭刚走,林薇就端着个搪瓷缸走了进来,里面是刚泡好的热茶。“峰哥,别太着急,刚才去军火库巡诊,看到士兵们己经在埋地雷了,还有侨社送的羊毛毯,也都分到各部队了,士兵们都说暖和。”她把茶缸递给陈峰,又指了指窗外,“你看,林叔还带了侨社的人来帮忙,在军火库周围挖战壕呢。”

  陈峰接过茶缸,指尖碰到温热的缸壁,心里稍微暖了点。他朝窗外看去,果然看到一群穿着便服的侨胞,正跟着士兵们一起挖战壕,手里的铁锹挥得比士兵还卖力。林叔站在战壕边,手里拿着个喇叭,正跟侨胞们喊:“咱们挖深点!让小鬼子来了就爬不出去!”

  “还是侨胞们给力。”陈峰叹了口气,喝了口热茶,“就是苦了他们,本来在东南亚过得好好的,为了抗战,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现在还得过来挖战壕。”

  “林叔说,国要是没了,家更没了。”林薇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刚才去装甲团巡诊,士兵们反映,晚上训练的时候,望远镜老起雾,看不清楚目标。我跟侨社说了,他们说能从新加坡调一批防雾望远镜过来,大概三天就能到。还有,盘尼西林己经分到各医疗队了,昨天救了个中枪的侦察兵,要是没盘尼西林,伤口肯定得感染。”

  陈峰点点头,把茶缸放在桌上:“辛苦你了。你跟医疗队的人说,最近日军活动频繁,巡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让侦察连派两个人护送。另外,让炊事班多做点热汤,晚上给站岗的士兵送过去,天越来越冷了,别冻着。”

  林薇笑着应了声,起身要走,又想起什么,回头说:“对了,东南亚侨社还送了批无线电设备,说是能提高电台的加密等级,情报科的人说,以后日军想破译咱们的电报,就没那么容易了。”

  陈峰眼睛一亮:“太好了!让情报科赶紧换上,以后发报都用新密码,别再让日军钻了空子。”

  林薇走后,陈峰又拿起老张的供词,仔细看了一遍。供词里提到,日军特务机关在粤北还有个秘密据点,具体位置老张不知道,只知道在清远附近的山里。他把地图摊开,在清远的位置画了个圈这个据点不除,始终是个隐患,等解决了军火库的危机,得派侦察连去搜一搜。

  中午时分,运输队终于抵达了韶关外围的十里坡。老周跳下车,踩着地上的碎石子,走到最后一辆卡车旁,掀开油布检查炮身。阳光照在炮口上,泛着冷光,膛线里没有半点损伤,他这才彻底松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个馒头,啃了起来。

  赵虎走过来,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老周师傅,辛苦你了!这一路多亏了你,不然这三门炮,能不能到韶关还难说。”

  老周咬了口馒头,摇摇头:“辛苦啥,都是为了抗战。对了,刚才接到师部的电报,说日军想炸军火库,你们可得小心点。”

  赵虎点头,指了指远处的山林:“师部己经安排好了,军火库那边加了人手,还埋了地雷。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炮送到炮旅,让他们赶紧调试,好去支援军火库。”

  两人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老周抬头一看,三架日军的侦察机正从头顶飞过,翅膀上的太阳旗看得清清楚楚。“不好!是侦察机!”他喊着,赶紧让士兵们把卡车开到树林里,用树枝把炮身盖起来。

  侦察机飞得很低,机翼几乎要擦到树梢,螺旋桨的声音震得耳朵疼。老周蹲在树后,看着侦察机在运输队上空盘旋了两圈,又朝韶关方向飞去。“看来日军是摸清咱们的位置了。”他皱着眉说,“赵连长,咱们得加快速度,赶紧把炮送到炮旅,别等日军派轰炸机来。”

  赵虎点头,立刻让士兵们发动卡车:“全体注意!加快速度,半小时内抵达炮旅营地!”

  卡车重新启动,引擎声在山林里回荡。老周坐在副驾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树木,心里琢磨着:三门炮终于到了韶关,可军火库的危机还没解除,日军的侦察机己经来了,接下来,怕是要有一场硬仗要打。

  下午三点,炮旅营地的操场上,三门205mm榴弹炮整齐地排在中间。炮旅旅长李建国正带着士兵们调试炮身,老周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扳手,时不时上前指点两句。“炮身没问题,就是炮架的螺丝得再拧紧点,不然开炮的时候容易移位。”他说着,蹲下身,帮士兵拧紧了螺丝。

  李建国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老周师傅,多亏了你,这三门炮才能安全到这儿。师部刚才发来电报,让我们明天就把两门炮调到军火库附近,形成交叉火力,你跟我们一起去吗?”

  老周点头:“去!这炮是我看着运过来的,得亲自看着它们架起来,才能放心。对了,师部说日军想炸军火库,你们可得做好准备,别让小鬼子把炮给毁了。”

  李建国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MG34机枪:“放心!我们己经安排好了,每门炮配两个机枪班,周围还有安保团的人巡逻,小鬼子想来,得先问问咱们的枪答不答应。”

  老周看着操场上忙碌的士兵,心里暖烘烘的。从厦门港卸炮,到樟木头隧道遇袭,再到现在把炮安全送到炮旅,这一路虽然险,但看着这些士兵们的劲头,他就觉得有希望。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别说日军的“秋刀鱼计划”,就算再来更厉害的计划,也能扛过去。

  傍晚时分,韶关师部的灯又亮了起来。陈峰趴在地图上,手里拿着铅笔,在军火库炮旅营地运输队路线上都画了线。周砚亭走进来,递给他一份电报:“厦门那边传来消息,陈氏家族的‘侨卫号’护卫舰在闽海发现了日军的驱逐舰,看样子是想往粤北方向来,可能是为了配合特务的行动。”

  陈峰接过电报,眉头皱得更紧了:“让‘侨卫号’跟咱们的炮艇队汇合,在闽海加强巡逻,别让日军的驱逐舰靠近粤北沿海。另外,让情报科密切关注日军的电台信号,一旦发现跟‘秋刀鱼计划’有关的消息,立刻汇报。”

  周砚亭应了声,转身要走,陈峰又喊住他:“还有,让各部队今晚都加强警戒,尤其是军火库和炮旅营地,别让日军趁夜偷袭。”

  周砚亭走后,陈峰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远处的炮旅营地传来了试炮的声音,“轰隆”一声,震得窗户都有点晃。他知道,这炮声是给日军的警告,也是给所有抗战将士的鼓舞。

  夜色渐深,军火库周围的探照灯亮了起来,光柱扫过山林,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士兵们背着枪,在铁丝网旁来回巡逻,军犬的叫声在夜里传得老远。林薇带着医疗队的人,给站岗的士兵送来了热汤,士兵们捧着搪瓷缸,喝着热汤,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周躺在炮旅营地的帐篷里,手里攥着块炮身上的碎片,心里想着明天要去军火库架炮的事。他想起在厦门港卸炮时,老陈(陈氏家族的负责人)跟他说的话:“这些炮,是侨胞们的心意,也是抗战的希望,咱们得守住。”

  陈峰坐在师部的椅子上,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日军的“秋刀鱼计划”有多阴险,不管他们派来多少特务和军舰,华南的防线,绝不能破!军火库要守住,炮要守住,所有抗战将士和侨胞的心血,都要守住!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图上,照亮了“华南防线”西个大字。陈峰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会是最关键的时刻,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在粤北的土地上打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