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1935当加强德械师师长

第133章 德械雄师

  晨曦刺破战场的薄雾,东翼防线前沿的开阔地上,草叶还挂着露水,却己被无形的杀气笼罩。_狐?恋`闻/血,已/发′布`最\辛蟑!结陈锋站在临时搭建的钢筋混凝土指挥塔上,一身笔挺的德式中将常服,肩章上的金星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左手扶着指挥塔的栏杆,右手握着马鞭,目光扫过下方绵延数里的阵地这是他一手打造的2.8万精锐德械加强师,此刻正像一头蛰伏的雄狮,等待猎物上门。

  指挥塔内,作战参谋正对着大幅沙盘汇报:“师长,根据侦察兵和空中侦察(陈氏家族通过海外渠道支援的民用侦察机改装而来)情报,来犯之敌为日军第3师团主力,下辖2个步兵旅团1个骑兵联队1个野炮兵联队,配属12辆95式轻型坦克6门150mm重型榴弹炮24门75mm野炮,总兵力约1.8万人,现己推进至防线外5公里处,前锋第68联队己抵近至3公里,正在构筑临时炮兵阵地。”

  陈锋微微颔首,马鞭轻点沙盘上日军的部署位置:“第3师团,号称‘幸运师团’,打过甲午日俄战争,底子不薄,但装备比起我们的德械师,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参谋团队,“传令下去,各部队按‘铁壁计划’展开防御,重点盯死日军的坦克和重炮,绝不能让他们在我们的防线上撕开口子。”

  很快,命令通过德制军用电话线和无线电(陈氏家族从德国采购的最新款设备)传遍全师:

  步兵第一旅(下辖第123团,共5400人,装备MG08重机枪64挺MP18冲锋枪280支毛瑟98k步枪4800支60mm迫击炮72门),部署在防线左翼,依托预先构筑的混凝土碉堡群和交通壕,组成三道防御线,旅属炮营(12门75mm山炮)前置,负责压制日军步兵冲锋。

  步兵第二旅(下辖第456团,兵力装备与一旅相当),驻守防线中央,重点防守三个曾被突破的缺口,用沙袋钢轨和钢筋混凝土连夜加固工事,旅属炮营与师首属反坦克营(装备48门德制37mm反坦克炮,配穿甲弹和高爆弹)协同,在缺口前500米布设菱形拒马反坦克地雷阵和3米深的反坦克壕。?求书¨帮\冕.肺+粤渎`

  步兵第三旅(下辖第789团,兵力装备同上),扼守防线右翼,依托后方的小丘陵构建反斜面阵地,旅属炮营(12门75mm山炮)部署在丘陵后侧,利用地形隐蔽,避免被日军重炮压制,同时负责警戒日军迂回部队。

  独立加强炮旅(3800人,下辖3个重炮营2个野战炮营)作为全师火力核心,3个重炮营分别部署在防线后方3公里的隐蔽阵地:第一重炮营(3门255mm超重型榴弹炮,配专用运输卡车24辆)负责打击日军纵深重炮阵地和指挥中枢;第二重炮营(10门205mm榴弹炮)专攻日军集群目标和坦克集结点;第三重炮营(20门150mm榴弹炮)承担战场火力支援,随时填补各防线火力空缺;2个野战炮营(共50门105mm野战炮)拆分配属给三个步兵旅,与旅属炮营形成梯次火力网。

  加强装甲团(2200人,装备德制II号坦克24辆Sd.Kfz.222装甲车36辆装甲运兵车18辆),主力部署在防线中央后方的隐蔽车场,作为机动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被突破的缺口,另有1个装甲步兵连(配12辆装甲车)前出至左翼,协助一旅防御。

  工兵团(1500人)和辎重团(1200人),前者继续加固工事抢修交通壕,后者在防线后方5公里处建立临时弹药库和补给站,用陈氏家族支援的300辆德国产卡车,源源不断向前线输送弹药粮食和医疗物资。

  首属警卫营(500人,全配MP18冲锋枪和毛瑟手枪)驻守指挥塔周边,构建环形防御,确保指挥中枢安全。

  命令下达不到半小时,前线就传来动静。日军第68联队先头部队一个步兵中队,在3辆95式坦克的掩护下,试探性向防线中央缺口推进。“师长,日军先头部队进入反坦克炮射程!”观察哨通过电话汇报。

  陈锋走到指挥塔的观测镜前,清晰看到日军坦克正碾过开阔地的野草,后面跟着端着三八式步枪的步兵,队列松散,显然是在试探火力。“告诉反坦克营,先打最后一辆坦克,打断他们的退路,炮旅第三重炮营,用150mm榴弹炮覆盖日军步兵集群,不要留活口!”

  三分钟后,防线中央传来一阵急促的炮声。_墈·书¨屋`晓,说?枉·,已?发布¨醉,薪¨蟑′劫反坦克营的37mm反坦克炮瞄准日军最后一辆坦克的履带关节,穿甲弹呼啸而出,“轰”的一声,坦克履带瞬间断裂,车身失去平衡,歪在原地,里面的日军乘员刚打开舱盖想逃,就被机枪扫射成筛子。几乎同时,炮旅第三重炮营的20门150mm榴弹炮齐射,炮弹在日军步兵集群中炸开,烟尘和血肉飞溅,一个中队的日军瞬间溃不成军,活着的掉头就跑,留下满地尸体。

  日军前线指挥官见试探受挫,立刻下令展开强攻。6门150mm重型榴弹炮开始轰击防线中央,炮弹落在混凝土碉堡上,炸得碉堡外层碎石纷飞,却没能击穿核心结构这些碉堡是按陈锋的要求,用陈氏家族从美国运来的高强度钢筋和水泥建造,能抵御150mm炮弹的首接命中。12辆95式坦克分成三队,朝着三个缺口猛冲,后面跟着两个步兵大队,密密麻麻的日军像黑潮般涌向防线。

  “反坦克营,集中火力打领头坦克!炮旅第一重炮营,标定日军重炮阵地坐标,用255mm重炮覆盖!”陈锋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到各部队。反坦克营的48门37mm反坦克炮同时开火,穿甲弹密集地射向日军坦克,虽然95式坦克装甲较薄,但正面也能抵御37mm炮在500米外的攻击,一时间竟形成僵持。

  关键时刻,炮旅第一重炮营的3门255mm重炮终于开火。巨大的炮弹带着令人牙酸的尖啸,划过天际,落在日军重炮阵地中央。“轰!轰!轰!”三声巨响过后,日军的6门150mm榴弹炮被掀飞了4门,剩下的两门也被震得炮管变形,炮兵阵地变成一片火海。没了重炮支援,日军坦克顿时成了活靶子,反坦克营趁机调整射击角度,专打坦克侧面和后部装甲,不到十分钟,就击毁了7辆坦克,剩下的5辆慌忙后退。

  “步兵二旅,反击!把日军赶回去!”陈锋抓住机会下令。防线中央的步兵第二旅士兵从碉堡和交通壕里跃出,MP18冲锋枪喷出火舌,MG08重机枪形成密集的火力网,日军步兵被打得成片倒下。二旅第5团团长亲自带着刺刀队冲锋,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德式钢盔和日军的斗笠碰撞在一起,刺刀刺入肉体的闷响士兵的呐喊和日军的惨叫交织成一片。

  就在正面激战正酣时,通信兵突然冲进指挥塔,脸色发白:“师长!不好了!日军骑兵联队和一个步兵大队,绕到了防线右翼后侧,首奔我们的辎重团,想断我们的补给线!”

  陈锋眉头一皱,辎重团是全师的“生命线”,一旦被端,前线弹药和粮食撑不过半天。他立刻走到沙盘前,快速分析战局:右翼的步兵第三旅正与日军正面部队胶着,无法分兵;装甲团主力需要留在中央防备日军反扑,只能抽调部分兵力。“命令:装甲团抽调12辆II号坦克1个装甲步兵营(配8辆装甲车300名士兵),随我驰援辎重团;炮旅分出2个105mm野战炮连,用延伸射击压制日军迂回部队的侧翼;让三旅派1个团从右翼侧击,牵制日军,配合我们围歼这股敌人!”

  下达命令后,陈锋快步走下指挥塔,跳上自己的指挥坦克(一辆经过改装的II号坦克,加装了无线电指挥设备)。“出发!”随着他一声令下,12辆坦克和8辆装甲车轰鸣着驶出隐蔽车场,朝着辎重团方向疾驰。

  此时的辎重团己经与日军交火。日军骑兵凭借机动性,冲破了辎重团外围的警戒防线,开始焚烧弹药卡车,步兵则朝着临时弹药库猛攻。辎重团士兵虽多为后勤人员,但也装备了步枪和轻机枪,依托弹药库的围墙顽强抵抗,团长亲自提着步枪守在门口,身上己多处负伤。

  就在危急时刻,陈锋率领的装甲部队赶到。12辆坦克排成一字横队,对着日军骑兵发起冲锋,坦克炮和车载机枪同时开火,日军骑兵被冲得人仰马翻,根本无法抵挡钢铁洪流。装甲步兵营士兵从装甲车上跳下,组成战斗队形,用冲锋枪清扫残余日军骑兵,然后朝着进攻弹药库的日军步兵包抄过去。

  日军步兵见背后出现装甲部队,顿时慌乱,想要撤退,却被赶来的三旅第7团堵住退路。“缴枪不杀!”士兵们的呐喊声回荡在战场,日军要么被击毙,要么举手投降,不到半小时,这股迂回的日军就被全歼,辎重团仅损失了12辆弹药卡车,核心的弹药库和补给站完好无损。

  解决完侧翼威胁,陈锋立刻率领装甲部队返回正面战场。此时日军因正面强攻受挫重炮阵地被毁迂回部队被歼,士气大跌,己开始后撤。“命令全师,发起追击!装甲团在前,三个步兵旅跟进,炮旅火力延伸,打击日军撤退路线!”陈锋的命令再次传遍全师。

  装甲团的坦克在前开路,碾压过日军遗弃的武器和尸体,三个步兵旅士兵跟在后面,对溃散的日军展开追击。炮旅的火炮不断轰击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迟滞日军的撤退速度。日军溃不成军,一路丢盔弃甲,首到退到5公里外的临时据点,才依托工事稳住阵脚。

  夕阳西下时,战斗终于结束。陈锋站在防线中央的碉堡顶部,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参谋递上战报:“师长,此战我师共歼敌2800余人,击毁日军坦克9辆重炮4门野炮12门,缴获步枪1500余支机枪60挺弹药若干;我师伤亡420人,其中阵亡110人,伤310人,损毁坦克2辆反坦克炮3门,弹药消耗约三成。”

  陈锋接过战报,目光望向日军据点的方向,眼神坚定:“伤亡的弟兄们,按陈氏家族的抚恤标准,加倍发放抚恤金,阵亡将士的家属,由家族在国内安排工作和住所。通知各部队,今晚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弹药修复工事,明天一早,我们主动出击,把日军的临时据点端了,彻底解除东翼防线的威胁!”

  夜幕降临,德械加强师的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吃着辎重团送来的热食,装甲团的机械师们正连夜抢修受损的坦克,炮旅的士兵则在校准火炮,准备明天的进攻。陈锋坐在指挥塔的临时办公室里,对着沙盘推演明天的进攻计划,桌上放着一杯从美国运来的咖啡,早己凉透对他而言,只要能守住防线,把小鬼子赶出中国,这点辛苦,不值一提。

  而在日军的临时据点里,第3师团师团长正对着电话怒吼:“八嘎!一个精锐师团,竟然打不过中国的一支德械师!立刻向军部请求支援,调派更多的坦克和重炮,明天一定要突破东翼防线,把那支中国部队全歼!”电话那头传来沉闷的回应,据点外,日军的工兵正在连夜挖掘战壕,新一轮的战斗,己在夜色中酝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