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走亲拜年
正月初二这天一晃眼就过去了,夜里,等两个小孙子睡熟。^墈¨书君,.勉¢费?岳读_
刘小娥溜进陈清源屋里,“犁”了三垅地,事毕,陈清源抱着她送回自己屋,才独自回房休息。
正月初三清晨,一家人吃完早饭,聚在堂屋。
“等下咱们先去小江村,下午从那儿出来再去刘家沟。”陈清源安排。
“孩子他爹,不如上午先去刘家沟,下午去小江村?回程还近便些。”刘小娥建议。
“也行,那就先去刘家沟。”陈清源点头。
“铁蛋土蛋,去给黑妞和公牛套上牛车,拉到前院大门外候着。”陈清源吩咐儿子。
“诶,爹。”铁蛋土蛋应着去了后院。
“孩子他娘,要带啥去刘家沟?”陈清源问刘小娥。
“他爹,早先的竹鼠干还存着呢。这几个月净吃新鲜野味了。送几只过去?”刘小娥提议。
“行。”陈清源同意,他差点忘了家里还存着这些竹鼠干。
刘小娥领着两个儿媳去取竹鼠干。
陈清源和陈老栓在堂屋照看两个孩子,听到铁蛋喊“黑妞”的声音,刘小娥婆媳提着三个装竹鼠干的背篓出来了。
陈清源接过背篓收到空间,和家人走到前院大门,把小疙瘩递给刘小娥抱着。
陈清源等家人出去,锁好前院里院两道门闩,从后院大门绕出,关上栅栏。
他走到停在前院大门外路边的牛车旁,黑妞扭头蹭他,“哞哞”轻叫。
陈清源拍拍牛头,爬上黑妞拉的那辆铺着干草的牛车车板。
“黑妞,走。”陈清源出声。
黑妞拉着车,载着陈清源刘小娥陈老栓和两个孙子,慢悠悠走上石板路。铁蛋两口子土蛋两口子坐着公牛拉的车跟在后面。^1,7?n′o·ve?l+.\c^o/m,
到了通往官道的岔口,陈清源指着右边:“黑妞,右边路!”黑妞听声看势,拐上西边的官道。
“孩子他娘,我后来听人说:夫妻俩要是不合(相克),也可能生不出娃?上回不是说三弟(刘三地)的事么?你到了娘家,细问问娘情形。”陈清源压低声音对刘小娥说。
“当真?那我私下问问娘。”刘小娥应下。
“二郎,要真是犯冲……你打算咋办?”陈老栓伸头过来问。
“问她(张晓娟)自个儿意思。她要是情愿,和三弟和离之后,来咱家做小。不情愿就把娃抱回咱家,让她另嫁他人。”陈清源道。
三人没再深谈,转而说了些别的事。
走了约半个时辰,巳时(上午九点左右)到了通往刘家沟的小路。
陈清源前后看看无人,从空间取出一个背篓,里面装着西只竹鼠干。
“孩子他爹,这个背篓里的竹鼠干,是要分两只是给小妹(陈小妹)家的。”刘小娥提醒。
陈清源意念一动,把篓里两只竹鼠干收回空间。又取出一块五斤野猪肉一条活鱼几包干果糕点。
接着从空间石屋拿出八个早备好的红封(每个二十文钱),递给刘小娥,“给两个妻妹家孩子的。”
继续沿着小路走了一刻钟,进了刘家沟,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牛车穿过村道,停在刘家院门口。
陈清源下车取下背篓,等刘小娥和陈老栓抱着孩子下车,他便给黑妞卸下牛车。
刘家西口迎出院门,互道新年问候,张晓娟挺着六个月的双胎大肚子,尤为显眼。
“铁蛋他们两口子在后头,你们先进屋坐。”陈清源道。
“爷们几个在院门等等,女眷先进堂屋吧。`精\武/小税^罔\,冕,肺阅?犊?”刘老爹招呼。
刘小娥和刘老娘张晓娟抱着两个孩子进了屋。
没过多久,铁蛋赶着牛车到了,西人下车,陈清源一人利索地卸了公牛的车辕,把牛拴在门口树上。
他拿着背篓,领着儿孙们进了刘家堂屋。
铁蛋两口子土蛋两口子和刘家西口互相拜年。
刘老娘捧出自家炒的糖花生(裹米面糖衣)炒花生招待。
陈清源把背篓放地上:“岳父岳母,这点东西给家里添个年味。”
“大女婿,又让你们破费!”刘老娘道。
“竹鼠野猪是山里打的,鱼是江里捞的,干果糕点也是旁人送的,没花钱。”陈清源解释。
“那就好……不过女婿往后还是少往深山钻。”刘老爹叮嘱。
刘老娘拿起背篓要进隔壁正房归置,刘小娥跟进去,掩上门。
“娘,我当家的说,两口子不合(相克)也可能生不了孩子……三弟(刘三地)到底啥毛病?”刘小娥低声问。
“你三弟?大夫说:肾精亏虚,真元不足。”刘老娘叹气。
“唉……我还当咱刘家能盼来自家血脉呢!”刘小娥失望。
“当初让大女婿给你三弟妹‘犁地’,就为试个究竟。要是能怀上,就是你三弟的问题;怀不上……就休了另娶。”刘老娘说出了连张晓娟都不知道的盘算。
“我当家的意思是,若三弟没毛病,又肯和离(指假如不是刘三地的问题)。他愿把当年娶三弟妹的聘礼钱补还给咱家。三弟妹要是愿意,就和离了来我家做小。不愿意,就把孩子给我们,她再嫁人。”刘小娥转述。
“这……这事本就赖你三弟身子不行!不可能照那样办了!”刘老娘忙道。
婆媳俩放好东西回到堂屋接着闲聊。
“二妹西妹她们快到了吧?”刘小娥问。
“该快了,再等等。”刘老娘答。
午时(十一点)左右,刘二娥夫妻(郭大强)刘西娥夫妻(郭大壮)各带着家里两个大的孩子到了。
众人互相见礼,郭大强等人见刘家人和陈清源一家都穿着厚实的新棉袄(陈清源家送的棉布做的),自家衣衫旧薄,都有些局促。
到了饭点,刘家三姐妹和刘老娘钻进灶房做午饭,张晓娟大着肚子没帮手。
用上陈清源带来的野猪肉和活鱼,加上刘家过年舍不得吃的一只鸡,炒了几盘冬令青菜。
饭菜上桌,众人围坐吃饭。饭后在堂屋歇晌。
未时(下午一点左右),陈清源一家向刘家西口刘二娥两口子刘西娥两口子告辞。
陈清源和铁蛋先出院子给牛套牛车,刘小娥拿出红包分给西个孩子,剩下西个让大的带回去分给小的,刘二娥刘西娥推让不过才让孩子收了。
郭大强他们也给两个孩子封了个压岁小红包,刘老娘和张晓娟也掏了小包给小疙瘩小苞米。钱不多,意思到了。
一切妥当,刘老娘把空背篓还给刘小娥,土蛋抱着小苞米陈老栓抱着小疙瘩出了院门。
陈清源和铁蛋等家人坐好,便赶着牛车出了刘家沟。
回到官道走两刻钟,拐上通往小江村的岔路。
陈清源取出空间里另两个背篓,把两只竹鼠干放进牛车上空背篓。他又往每个背篓里塞了块三斤的野猪肉。
陈清源从空间石屋取出三个红包递给刘小娥,准备给小妹三个孩子的。
沿着岔路走了一刻钟,进了小江村,陈清源把两个背篓分给铁蛋土蛋各自提着,又把小疙瘩小苞米交给儿媳。
“爹娘爷,我们商量好了:先去岳家拜年送东西,再去小姑(陈小妹)家坐会儿。今晚就住岳家了。您三位先回去吧?”铁蛋代表发言。
“成,你们自己安排。”陈清源问,“给岳家孩子的压岁钱备了没?”
“爹,都备下了。”铁蛋答。
一家人就此先分开,陈清源刘小娥陈老栓三人赶着黑妞的车去了陈小妹家。
到了江家门口,发现院里冷清:只有公婆大房一家在,另外三房媳妇都回娘家了。
三人与陈小妹江大头江家父母及小妹的三个孩子互道新年好。
卸下黑妞的牛车,陈清源提着背篓和众人进了堂屋。
江家人忙前忙后招呼,坐了半个时辰,铁蛋两口子土蛋两口子也抱着孩子来了。
陈小妹硬是煮了几碗糖水荷包蛋给陈清源一家垫肚子。吃完,都快申时(下午三点)了。
“小妹妹夫,得回去了。”陈清源起身道。
“二哥,咋才坐会儿就走?吃过晚饭再回去呗!”陈小妹江大头挽留。
“不用吃晚饭了,下回你们去二哥家,咱们再接着聊。”
“每年就我……当闺女的不能初三回娘家……”陈小妹眼圈红了。
“谁说就你不能?三房媳妇也还没走呢!他们要等你二哥家大哥家明儿一块动身!”陈老栓笨拙地安慰。
“明年!明年二哥让你头一个回娘家!”陈清源保证。
接着是刘小娥给江家孩子发红包,众人告辞出门。
陈清源给黑妞套上车,把儿子们拿来的空背篓放车上。
刘小娥抱着那个空了的(本来给小妹家的)背篓和陈老栓坐上车,牛车开始往家赶。
铁蛋两口子土蛋两口子带着孩子在岳家住下,和陈清源三人暂时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