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谁说农夫不能妻妾成群?

第156章 陈清源买小船

  转眼到了七月初一。·看?书屋晓¨说_王!^蕞`芯,蟑/踕\更,芯/哙?

  早饭过后,铁蛋和土蛋在堂屋大厅里。

  “爹,”铁蛋询问道,“要我们今天跟先生告个假,回来帮您收割东边田里的稻子吗?”

  “不必,”陈清源摆摆手,“爹夜里用‘袖里乾坤’,转眼就能收完。你们照常去书院。”

  “那行,我和弟弟先去书院了。”铁蛋道。

  “等等,”陈清源叫住他们,“捎带爹一段路。爹要去安阳县码头看看,有没有人卖那种小型船的。买回来,林后坡那里的佃户,才好把稻子运回去。”

  “好的,爹。”铁蛋应下。

  铁蛋和土蛋背起书篓,从侧门去后院牵马套车厢。

  陈清源则从前院大门出去,站在门外等候。

  陈老栓见陈清源要去县里,立刻跟出来,也等在大门外。

  待铁蛋驾着马车来到门前,陈清源爬上车厢。

  “二郎,爹也想去。”陈老栓终究开了口。

  铁蛋和土蛋看向陈清源。

  “把你们爷爷扶上来吧。”陈清源吩咐。

  “是,爹。”两人应声。

  陈老栓露出笑容:“快,拉爷爷一把!”

  铁蛋一挥鞭子,马车离开家门,朝安阳县驶去。

  马车里,陈清源从空间仓库取出一个竹背篓。?齐^盛\暁^说?枉¢,耕^辛,蕞?全?

  又从空间石屋中取出三百两银子放进篓里,盖上一块粗布,再用绳子将布系紧。

  陈老栓和土蛋默默看着,并未出声询问,显然是买船的钱。

  马车抵达安阳县城南城门外,陈清源背着竹篓,和陈老栓一同下车。

  “铁蛋土蛋,你们去书院吧。爹和爷爷买好船,首接从九蛟江划回去。”陈清源对儿子道。

  “知道了爹,那我们走了。”铁蛋应声。

  “驾!”马车驶入城门。

  “爹,走吧,去码头。”陈清源招呼陈老栓。

  “嗯。”陈老栓应了一声。

  两人便朝不远处的九蛟江码头走去。

  码头上人声鼎沸:

  “招扛包工!涨工钱了!一天三十文!一天三十文!”

  “往上游去的,赶紧上船!要开船了!”

  “往下游去的,麻利点!船要走了!”

  “包子馒头……”

  各种吆喝声混杂在一起,一片喧闹。

  “扛包都涨到三十文了,”陈清源对陈老栓道,“看来是收稻季到了,都忙着抢收,没人来扛活了。”

  陈清源环顾西周,目光很快锁定了一个不起眼的老者。′i·7^bo_o^k/.c.o\m′

  “老丈,”他带着陈老栓走近,“您知道码头上,有谁想出手自家小船的?”

  老者瞟了陈清源一眼,伸出手比划了一下,要好处费。

  陈清源从怀里摸出三文钱递过去。

  老者接过铜钱:“跟你说,王老汉要卖他的小船。他人老了,划不动,家里后生又不愿接手这活儿,就想卖了。”

  “还有个郑小子,他是嫌挣不到钱,加上要娶媳妇,也想卖了船。”

  “另外……”老者得了好处,便絮絮叨叨说起几个人名来。

  “老丈,能劳烦您带我们去找找他们吗?”陈清源问。

  “那是另外的价钱了。”老者再次伸出手。

  陈清源无奈,只得又摸出三个铜板递过去。

  “走吧,他们都聚在一块儿,就在前头不远。”老者收了钱,带着两人朝一片停靠着不少小乌篷船的岸边走去。

  “王老汉!郑小子!有人看船!”老者远远喊道。

  “哎,来了!”

  “来了!”

  一个老汉和一个壮实的小伙子各自从船舱里钻出来。

  “喏,这两位是要买船的。”

  “喏,他们俩就是要卖船的。”老者简单引见了一下。

  “你们自己谈吧,我先忙去了。”老头说完,转身就走了。

  “劳烦老丈了。”尽管是花钱买的信息,陈清源还是客气地道了谢。

  “汉子,是你要买船?你能出个什么价?”王老汉问。

  “大叔,买我的船吧!我的船可比王老汉那船强多了!”郑小子抢先打断老汉的话。

  “王老丈郑小兄弟,”陈清源打断他们,“别急。你们先让我看看船,我才能决定要不要买啊。”

  “也是。喏,那就是我的船。”王老汉指给他看。

  “大叔,那条是我的船。”郑小子也指向自己的船。

  王老汉的船约莫五成新,郑小子的看着有七八成新。

  “都打算卖多少银子?”陈清源问。

  “大叔,”郑小子抢着说,“我的船只要三十两就卖!”

  “……那我的就卖二十两吧。”郑小子不讲武德地压价,王老汉只能降价。

  “还能再少点吗?”陈清源还价。

  “要是不能,我就去问问别人了。你们的船太小了,”陈清源解释道,“我买来是运稻谷的。你们这小船,撑死了也就装西五百斤。”

  “十九两!最低了!再少我就不卖了!”王老汉皱着眉。

  “我卖二十九两!这种船型,全新的可得西十两呢!真不能再少了!”郑小子坚持。

  “那行吧,”陈清源看他们只降了一两,估计是底价了,“你们得帮我把船划到小林村村外的九蛟江岸边。等到了那儿,再给银子结账。”

  “没问题,大叔!”郑小子爽快答应。

  “成,汉子。”王老汉也点头。

  “你们认识……那些人吗?”陈清源问两人,刚老者说的那些人。

  两人便去招呼来那几个船主。

  一番讨价还价后,陈清源又买下了三条小船,他想买的百两以上的真正小型船没人卖,只能先买几条小点的凑合用。

  这几个船主将陈清源和陈老栓送到他们家门口的九蛟江岸边。

  等众人下了船,陈清源背起竹篓,领着他们来到家里的堂屋大厅。

  他解开篓上系着的粗布,开始从篓里往外掏银子。

  众人这才明白,这位一路背着的竟是沉甸甸的白银!

  郑小子和另一个人的船是八成新,另两人的船是七成新,只有王老汉的是五成新。

  七成新和八成新的都按事先说好的二十九两算,王老汉的十九两。

  船主们拿了银子,在陈家喝了口水解渴后,便动身离开,走回安阳县。

  路上传来隐约的议论声:

  “郑小子,崽卖爷船不心疼,这下你可有钱娶媳妇了!”

  “瞎说!卖船这事,我爷爷也是点头的!”

  …………

  船主们说话的声音渐渐消散在远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