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开局亿万吨物资,先生笑了

第51章 准备面见毛先生!准备见面礼!采购大批物资!

  林峰握着手机里银行发来的2.7亿到账短信,指尖都在发烫。!la\n^l^an`x^s...c!o+m他没有丝毫犹豫,点开通讯录里一个备注“老周”的号码老周是城郊最大的粮油批发商,早年做过军需物资采购,不仅货源足,还能协调冷链和大型运输车队,最关键的是,此人靠谱,嘴严,从不追问物资用途。

  “老周,要麻烦你帮我调一批货,越多越好,越快越好。”电话接通的瞬间,林峰首奔主题,“大米要500吨,必须是东北五常稻花香,新米;面粉50吨,得是高筋的,能做馒头面条的那种;盐要日晒海盐,10吨,别要加碘的,怕储存久了变质;白砂糖5吨,菜籽油20吨,全要非转基因的。”

  电话那头的老周愣了一下,往常林峰最多也就调个几十吨货,这次的量翻了十倍不止:“林老弟,你这是要开粮站啊?500吨大米可不是小数,我得联系东北的粮库调运,最快也得三天才能凑齐。”

  “三天没问题,我等得起。”林峰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帮我找蔬菜批发商,要耐储存的大白菜最少200吨,得是窖藏的,叶子没烂的;白萝卜150吨,带泥的,别洗,洗了容易坏;土豆100吨,选那种表皮光滑没芽眼的。′墈^书^屋晓′税徃/¨追_嶵`歆\蟑`截′另外,再弄1000条‘红塔山’,50箱56度的二锅头,要玻璃瓶的,别要塑料桶的。”

  老周这下更懵了:“200吨白菜?你这是要给部队送菜啊?行,我认识郊区的蔬菜合作社,他们有恒温窖,明天就能先调100吨过来,剩下的后天凑齐。烟酒我让人首接从烟草公司和酒厂拉,保证是正品。”

  挂了老周的电话,林峰又拨通了劳保用品厂的电话。延安的冬天冷得刺骨,战士们大多还穿着单衣,棉衣棉被是刚需。“王厂长,我要30万件棉衣,30万床棉被,全要加厚的。棉衣里子用新棉花,最少一斤半的棉絮,外层要藏青色的斜纹布,耐刮;棉被用三斤重的棉胎,被套要灰色的粗布,别绣花,越结实越好。”

  “30万件?林总,您这是……”王厂长的声音都在发颤,他们厂平时月产量也就5万件,30万件得开足马力生产半个月。

  “我有急用,能不能加加班?”林峰的语气带着恳求,“加班费我给双倍,材料不够就找周边的厂子调,只要能在一周内交货,多少钱都行。,2¢c+y+xs′w¨.′c?o`m对了,棉衣的尺寸要全,从150码到190码都得有,毕竟有老有少,有高有矮。”

  王厂长沉默了几秒,最终咬了咬牙:“行!我现在就召集工人加班,把周边三个分厂的机器都开起来,保证一周内给您交货。不过您得先付一半定金,我好去买棉花和布料。”

  “定金现在就转你账户,你把卡号发我。”林峰没有丝毫犹豫,挂了电话就通过手机银行转了500万定金过去。他看着系统界面里的积分,原本1600多万,加上拍卖款兑换的5.4亿(2.7亿人民币×2),总共5.56亿,这些物资算下来也就花个几千万,剩下的积分还能兑换医疗器械和武器零件。

  接下来的三天,城郊仓库彻底变成了物资集散地。第一天清晨,三辆重型卡车就拉着100吨大白菜和50吨白萝卜赶到,白菜裹着枯黄的outer叶,里面的菜心翠绿饱满;白萝卜带着湿润的泥土,个头比拳头还大。工人们踩着梯子,把蔬菜一层层堆在仓库的角落,林峰特意让人在地上铺了塑料布,防止受潮。

  中午,烟酒先到了。1000条红塔山堆成了小山,烟盒上的红色标志在灯光下格外显眼;50箱二锅头码得整整齐齐,玻璃瓶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林峰拆开一箱酒,拧开一瓶尝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带着熟悉的醇香这是战士们最喜欢的味道,寒冷的冬夜里喝一口,能暖到心里。

  第二天,大米和面粉运到了。500吨大米装在编织袋里,每袋50斤,足足10000袋,把仓库的东侧堆得满满当当;50吨面粉用牛皮纸袋装着,怕受潮,林峰让人在上面盖了三层塑料布。老周亲自跟着卡车过来,手里拿着检测报告:“林老弟,你放心,这大米都是今年的新米,我让人抽样煮了饭,香得很;面粉也是高筋的,做出来的馒头能揭三层皮。”

  第三天,盐糖菜籽油也到了。10吨海盐装在粗陶缸里,颗粒均匀,带着大海的咸香;5吨白砂糖装在密封的塑料桶里,雪白细腻;20吨菜籽油用不锈钢桶装着,桶口封得严严实实,闻不到一丝异味。老周还额外送了500斤干辣椒和300斤花椒:“林老弟,这些是我从西川调的,给战士们炒菜用,冬天吃点辣的暖和。”

  一周后,棉衣棉被终于送来了。30万件棉衣堆在仓库中央,像一座小山,藏青色的布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30万床棉被叠得整整齐齐,灰色的被套上没有任何花纹,却透着沉甸甸的温暖。林峰拿起一件棉衣,掂量了一下,足足有三斤重,拉开拉链,里面的棉花雪白蓬松,没有一丝杂质;他又摸了摸棉被,棉胎厚实,被套的粗布耐磨,就算洗十次也不会破。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物资,林峰心里满是踏实。想到“主席”两个字,林峰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想起了历史书上那些照片:毛主席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在窑洞里批阅文件;战士们饿着肚子,在雪地里行军;老乡们把仅有的口粮省下来,送给八路军……如今,他终于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了。

  当晚,林峰又联系了系统,用剩下的积分兑换了100台发电机200台取暖器和5000个手电筒。发电机是柴油的,能带动水泵和照明;取暖器是煤炉式的,能烧煤也能烧柴;手电筒用的是干电池,续航时间长。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必需品,但能让战士们在寒冷的冬夜里有灯亮有暖气,能让医疗队在晚上也能做手术。

  三天后的凌晨三点,林峰准时点击“返回亮剑世界”。

  这次的坐标却是延安窑洞旁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