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顶吹实验·秘密小工坊
秋老虎的尾巴扫过四九城,天干得冒烟。?我_得书^城!·哽,芯`嶵¨全′四合院里的石榴树挂满了红灯笼似的果子,墙根底下晒着的玉米棒子金灿灿一片。可这丰收的秋景,愣是被满大街的红旗标语和震天响的锣鼓声抢了风头。
“超英赶美!大炼钢铁!”
“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土法上马!全民炼钢!”
胡同口的高音喇叭从早到晚吼个不停,震得人耳朵嗡嗡响。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一群臂戴红袖章的小年轻,挨家挨户敲门,嗓门比喇叭还亮:
“各家各户!响应号召!捐铁献钢!锅碗瓢盆!铁钉铁皮!只要是铁!统统拿出来!支援国家建设!”
“搭炉子!土法炼钢!人人有责!有力出力!有铁献铁!”
四合院里也翻了天。前院中院后院,但凡有点空地儿,都支起了用砖头黄泥垒的土高炉。炉子砌得歪歪扭扭,烟囱冒着滚滚黑烟,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煤烟味和铁锈味。邻居们把家里能搜罗出来的铁家伙什儿都贡献出来了豁了口的铁锅断了柄的菜刀锈迹斑斑的旧锁头甚至小孩玩的铁皮青蛙,一股脑儿全扔进了炉膛里。
贾张氏抱着棒梗站在自家堂屋门口,看着院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她怀里的小棒梗被烟呛得直咳嗽,小脸皱成一团:“奶奶,烟烟”
“哎呦!我的大孙子!”贾张氏赶紧捂住棒梗的口鼻,转身回屋,“不看了!不看了!呛人!”
贾东旭下了班,连工装都没来得及换,就被三大爷阎埠贵拉去后院帮忙鼓风(一个破风箱,拉得呼哧带喘!)。
“东旭!快!加把劲!火不够旺!”二大爷刘海中背着手,站在炉子边指挥,脸上沾着煤灰,像个花猫。
“哎!”贾东旭应着,手上加了把力气,风箱拉得“呼啦呼啦”响。炉膛里的火苗蹿起老高,黑烟更浓了,熏得他眼泪直流。
秦淮茹挺着肚子,坐在堂屋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剥着毛豆,看着丈夫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心疼得不行:“东旭,歇会儿吧”
“没事!淮茹!你坐远点!烟大!”贾东旭抹了把汗,脸上又添了几道黑印子。
贾张氏端着一碗绿豆汤出来,递给儿子:“东旭!喝点解解暑!”
“哎!谢谢妈!”贾东旭接过碗,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碗。
贾张氏看着炉膛里乱蹿的火苗和滚滚黑烟,又看看儿子被熏红的眼睛,心里头那点“先知先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只剩下心疼和无奈。
她凑近点,压低声音,像是随口闲聊:“东旭啊,妈看这炉子烧火,咋这么费劲呢?火光往上蹿,烟也大,灰还多呛人”
贾东旭抹了把汗,喘着气:“妈,土炉子就这样,底下鼓风火就往上跑”
贾张氏“哦”了一声,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乱蹿的火苗,慢悠悠地说:“那要是,火不从底下往上蹿,反过来从顶上往下压着烧,烟会不会少点?灰也少点?火是不是还能更匀实?”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比划着:“就像咱家灶膛烧火,有时候柴火压太实,火闷在底下烟就大,要是把柴火架起来,留点空,让火往上走,烟就小了火还旺”
贾张氏顿了顿,看着儿子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又加了一句:“这炼钢的炉子,是不是也一样?火要是能从顶上往下压着烧,是不是就能少冒烟少飞灰还省煤?”
贾东旭端着碗,愣住了。鸿?特小′说′罔,_蕪错+内!容′火从顶上往下压着烧?这想法有点怪啊!炼钢不都是从底下鼓风让火往上烧吗?
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厂里那几座大高炉的样子(虽然他只是个钳工,但天天在厂里转悠,也见过!),又想起师傅说过的一些炼钢原理(虽然听得半懂不懂!)。好像有点道理?火往上蹿,烟灰也跟着往上跑,自然呛人。要是真能把火压下去或者从上面吹点啥把火往下压
一个模糊的念头,像闪电一样划过他的脑海!顶上吹气?压火?让氧气从上面进去?促进燃烧?减少烟尘?
他越想越觉得有门儿!心脏“砰砰”跳得厉害!
“妈,您这想法有点意思!”贾东旭眼睛亮了起来,“我琢磨琢磨!”
贾张氏看着儿子那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头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嗨!妈就是瞎琢磨!你别当真!快喝汤!凉了!”
她转身回屋,深藏功与名。
接下来的几天,贾东旭像着了魔似的。白天在厂里干活,脑子里却总想着“顶吹”的事。晚上回到家,饭也顾不上吃,就趴在桌上写写画画,嘴里念念有词。
“东旭!吃饭了!”秦淮茹端着碗叫他。
“嗯嗯马上”贾东旭头也不抬。
“哥!你画啥呢?”小雨水凑过来看。
“去去去!小孩子别捣乱!”贾东旭挥挥手。
秦淮茹看着丈夫那副痴迷的样子,有点担心:“妈,东旭他没事吧?”
贾张氏抱着棒梗,慢悠悠地摇着蒲扇:“没事!让他琢磨!男人有点事干挺好!”
四合院那几座土高炉还在“轰轰”地烧着,黑烟滚滚,炼出来的“钢”黑不溜秋,像块废铁疙瘩。邻居们累得够呛,热情也消磨了不少。
贾东旭却顾不上这些了。他瞅准后院菜地角落一块背阴的空地,趁着休息日,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忙活开了。
他先是用几根旧木棍搭了个简易棚子,又用黄泥巴垒了个比院里土高炉小一号的炉子。炉子形状有点怪,顶上开了个口子,还插了根长长的铁皮管子(用废油桶敲扁了卷的!),管子另一头连着他从厂里废料堆“顺”来的一个小型鼓风机。
“东旭!你这鼓捣啥呢?”傻过来串门,好奇地问。
“没啥!瞎琢磨!”贾东旭抹了把汗,含糊道。
“嘿!还保密!”傻柱撇撇嘴,走了。
炉子搭好了,贾东旭开始偷偷摸摸做实验。他不敢用正经铁料,就从院里炼钢剩下的废铁渣里捡了些边角料,又偷偷切了点家里不用的破铁皮。
第一次点火,手忙脚乱。底下鼓风,顶上那根管子也试着往里吹气(用鼓风机!)。结果火苗“呼”地一下从顶上那个口子喷出来,差点燎了他的眉毛!
“咳咳咳!”贾东旭被烟呛得直咳嗽,脸上黑一道白一道。
“东旭哥!你没事吧?”小雨水躲在棚子外面,探着小脑袋问。秒\章截?晓?说罔¨′追¢最.辛彰\踕?
“没事!没事!玩你的去!”贾东旭挥挥手,继续琢磨。不行!顶上吹气方向不对!压力太大!得调整!
他蹲在炉子边,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修改图纸。调整管子角度控制鼓风机风力。
第二次点火火苗没喷出来,但烟还是很大,灰也多。
第三次…第四次…
贾东旭像着了魔似的,一下班就钻进那个小棚子里,鼓捣他那“宝贝炉子”。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煤灰和泥巴印子。秦淮茹给他洗衣服都洗得直叹气。
“妈,东旭他这样下去行吗?”秦淮茹挺着肚子,担忧地问。
“让他弄!”贾张氏淡定地摇着蒲扇,“男人有钻劲是好事!总比整天围着炉子拉风箱强!”
贾东旭后院的那个小棚子,成了他的秘密基地。一下班,他就跟耗子似的钻进去,鼓捣他那宝贝炉子。棚子里烟雾缭绕,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他脸上手上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上,永远沾着洗不掉的煤灰和铁锈印子。
秦淮茹挺着越来越明显的肚子(快六个月了!),每天傍晚都端着一碗绿豆汤或一碗小米粥,小心翼翼地送到棚子门口。
“东旭,歇会儿喝点”她隔着帘子喊。
“哎!放门口!我马上喝!”贾东旭的声音从烟雾里传出来,带着点沙哑和急切。
秦淮茹放下碗,看着那微微晃动的帘子,叹了口气。她知道丈夫在琢磨什么“顶吹”的新法子,也听婆婆说过那法子要是成了能省煤少烟。可看着丈夫那副废寝忘食灰头土脸的样子,她心里头又是心疼又是担忧。
贾张氏抱着棒梗在堂屋门口晒太阳,看着儿媳妇担忧的样子,心里门儿清。她慢悠悠地摇着蒲扇:“淮茹甭担心!男人有正事干,是好事!”
秦淮茹点点头,可眉头还是没松开:“妈,东旭他缺东西,我看他那管子又改了好几次了,好像总差点意思”
贾张氏心里“咯噔”一下。她面上不动声色:“缺啥?咱家有啥能帮上的?”
“好像是缺点好铁,还有能耐高温的管子接头”秦淮茹回忆着丈夫的念叨,“他自己用铁皮卷的管子,老是烧变形漏气”
贾张氏沉默了。
轧钢厂里,贾东旭最近也心事重重。他那个顶吹小炉子,卡在管子上了!他用废油桶敲扁卷成的铁皮管子,根本扛不住炉膛里的高温!吹气效果不稳定,时好时坏。他试了好几种土办法加固,效果都不理想。他需要好一点的耐热钢管!还需要几个耐高温的阀门接头!可这些东西,厂里管得严,他一个钳工,上哪儿弄去?
他愁得吃不下饭,干活都走神儿。
“东旭!想啥呢?扳手递我!”王师傅的声音把他惊醒。
“哎!师傅!”贾东旭赶紧把扳手递过去。
王师傅接过扳手,瞥了他一眼:“小子最近魂不守舍的,家里有事?”
“没…没”贾东旭连忙摇头,心里头挣扎得厉害。要不要跟师傅说说?师傅对他有恩也懂技术,说不定能帮上忙?可这顶吹的想法,太异想天开了,万一王师傅笑话他咋办?
“真没事?”王师傅一边拧螺丝,一边斜眼看他,“瞧你那黑眼圈跟熊猫似的!晚上没睡好?”
贾东旭挠挠头,一咬牙,豁出去了!他凑近点,压低声音:“师傅,我最近在琢磨个事”
“哦?”王师傅来了兴趣,“啥事?说说!”
贾东旭把他妈那个“火从顶上往下压着烧”的想法,还有他自己偷偷在家里后院搭炉子实验的事儿,磕磕巴巴地说了一遍。重点说了管子不耐烧的问题。
“顶上吹气压火?”王师傅拧着眉头,琢磨着,“这想法有点意思,也有点怪”
他放下扳手,看着贾东旭:“你真搭炉子试了?”
“嗯!”贾东旭用力点头,“试了好几次了!火真能压住!烟灰都少了!就是管子不行,烧几次就变形漏气,效果不稳定”
王师傅沉默了一会儿,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这小子,有股钻劲儿!想法虽然有点天马行空,但敢想敢干!不像厂里那些混日子的!
“缺啥材料?”王师傅问。
“缺点耐热的钢管,还有几个耐高温的阀门接头”贾东旭声音更低了,带着点恳求,“师傅,您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弄点废料边角料就行!我花钱买!”
王师傅没说话,背着手在车间里踱了几步。厂里材料管得严,但废料堆里,确实有些淘汰的旧零件和边角料,平时也没人管,只要不是太显眼
他停下脚步,看着贾东旭那副紧张又期待的样子,叹了口气:“东旭,你这想法是好但风险大!万一让人知道了,说你私拿公家材料搞歪门邪道可麻烦!”
“王师傅,我知道”贾东旭急了,“我就想试试!要是真成了,说不定能帮厂里省煤少污染!我保证不乱来!就用废料!”
王师傅看着他真诚又急切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行吧!你小子有股钻劲!我帮你想想办法!不过丑话说前头!东西不能多!也不能是好料!废料堆里捡点能凑合用的边角料!”
“哎!谢谢师傅!谢谢师傅!”贾东旭激动得差点给王师傅鞠躬。
几天后,下班时,王师傅悄悄塞给贾东旭一个沉甸甸的用油布裹着的包袱。
“拿着!”王师傅压低声音,“里头是几截淘汰的旧锅炉管子,还有几个旧的阀门接头,都是废品堆里翻出来的,你看看能用不?”
贾东旭接过包袱,入手沉甸甸的,心里头热乎乎的:“师傅,太谢谢您了!”
“谢啥!”王师傅摆摆手,“赶紧走!别让人看见!”
“哎!”贾东旭把包袱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似的,快步离开了车间。
回到家,贾东旭饭都顾不上吃,一头就扎进了后院的小棚子。他迫不及待地打开油布包。里面是几截黑黢黢带着锈迹的钢管,比他用铁皮卷的管子粗壮厚实多了!还有几个同样黑黢黢但看起来就很结实的阀门和接头!
“好东西啊!”贾东旭眼睛放光,激动地搓着手。他立刻动手,按照之前琢磨好的图纸,开始改造他的小炉子。拆掉那根不争气的铁皮管子,换上王师傅给的耐热钢管,小心翼翼地接上阀门和接头
他干得全神贯注,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都顾不上擦。棚子里光线昏暗,只有一盏小煤油灯发出昏黄的光。秦淮茹送来的饭菜放在门口,早就凉透了。
夜渐渐深了,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后院那些土高炉也熄了火,只剩下呛人的余味。贾东旭的小棚子里却亮着灯。他深吸一口气,检查了一遍所有连接处,确认无误后,点燃了引火柴。
炉火“轰”地一声燃起!橘红色的火焰在炉膛里跳跃。
贾东旭屏住呼吸,心脏“砰砰”狂跳。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顶上的阀门,启动那个修好的小鼓风机。
“嗡”鼓风机发出轻微的震动声。
一股强劲的气流,通过那根耐热的钢管,从炉顶猛地灌入炉膛!
奇迹发生了!
炉膛里原本有些散乱向上蹿的火苗,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按了下去!火焰不再向上乱冲,而是被那股强劲的气流“压”着,在炉膛里剧烈地翻滚旋转!火焰的颜色瞬间变得更加明亮炽白!像被驯服的野马,在狭小的空间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整个炉膛内部,仿佛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剧烈燃烧的火球!
更神奇的是,烟囱里冒出的烟,明显变淡了!不再是滚滚黑烟,而是淡淡的青灰色!炉壁周围飞扬的煤灰也少了很多!
成了!真的成了!效果比之前强了十倍不止!
贾东旭的眼睛死死盯着炉膛里那团翻滚压缩高效燃烧的火焰,激动得浑身发抖!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像电流一样瞬间传遍全身!他差点就要跳起来,扯着嗓子大喊一声:“成了!”
但他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他只能死死地盯着那团火焰,胸膛剧烈起伏,眼睛里闪着狂喜的光芒!成了!妈说的那个“顶吹”真的成了!而且效果远超想象!
贾东旭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猛地冲出棚子,对着堂屋小声喊:“妈!淮茹!快来看!快来看!”
贾张氏和秦淮茹闻声出来。
“咋了?东旭?”秦淮茹问。
“成了!妈!淮茹!你们看!”贾东旭指着炉膛,声音激动得发颤,“火压住了!烟少了!灰也少了!”
贾张氏凑到炉子顶上的观察口(贾东旭用碎玻璃片挡着!),往里一看。只见炉膛里火焰翻滚,却不像院里那些土炉子火苗乱蹿浓烟滚滚,反而显得“沉稳”许多,燃烧得更加充分!炉壁上的煤灰也明显少了很多!
“哎呦!真的!”贾张氏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东旭!你这脑子真灵光!妈随口一说你还真弄成了!”
秦淮茹也凑过来看,虽然看不懂门道,但看到丈夫那副兴奋又自豪的样子,也跟着高兴:“东旭!你真棒!”
“嘿嘿!”贾东旭挠着头,嘿嘿傻笑,脸上黑一道白一道,像个花猫,眼睛里却闪着光,“妈!您那随口一说可点醒我了!这顶上吹气压火真管用!”
“那是!”贾张氏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东旭!这法子要是能用到大炉子上,是不是能省不少煤?还少污染?”
“肯定能!”贾东旭用力点头,“妈!我想把这个想法写成报告,交给厂里技术科!”
“好!好!”贾张氏拍板,“写!好好写!把你这实验过程都写清楚!让厂里的专家看看!”
她看着儿子那副充满干劲的样子,再看看炉膛里那稳定燃烧的火焰,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