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时髦贾太:带着空间闯四合院

第45章 三大爷告知考学信息

  贾东旭和秦淮茹回到四合院时,天边已经擦黑。?五4¨看_书\^已.发′布\罪¢辛?蟑?节^迁户口这事儿,宜早不宜迟!贾张氏盘算着,明儿个一早就得去街道办和派出所,把秦淮茹的户口落定了!这年头,户口就是命根子,早一天落定,早一天安心!

  贾张氏招呼秦淮茹:“淮茹,赶紧洗把脸,累了一天了!”

  “哎,妈,我这就去!”秦淮茹应着就去洗漱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贾张氏就起来了。她仔细梳好头,换上那身半新的深蓝卡其布褂子(显得正式点),揣好介绍信,又“掏”出一包没标签的好茶叶(空间),准备当个敲门砖。

  “淮茹,拾掇拾掇,跟妈去街道办!”贾张氏招呼着。

  “哎,妈,来了!”秦淮茹赶紧应着。

  娘俩儿出了四合院,直奔街道办。街道办是个不大的院子,门口挂着牌子。贾张氏熟门熟路地找到王主任的办公室。王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剪着齐耳短发,穿着四个兜的干部服,看着挺干练。她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呢。

  “王主任,您好,您好!”贾张氏笑着上前打招呼。

  “哟,贾大妈,是您啊!快请进,请进!”王主任抬起头,显然认识贾张氏(贾张氏平时会做人,跟街道干部关系处得不错)。

  “王主任,今儿个来麻烦您个事儿!”贾张氏拉着秦淮茹上前,“这是我儿媳妇,秦淮茹,刚从秦家村嫁过来!这不,想把户口迁过来!”

  “哦,迁户口啊!好事儿好事儿!”王主任笑着打量了一下秦淮茹,“闺女看着就精神!嫁到城里好!有奔头!”

  “谢谢王主任!”秦淮茹红着脸,小声说。

  贾张氏赶紧掏出那张盖着秦家村村委会大红公章的介绍信,双手递过去:“王主任,您看,这是村里开的介绍信!”

  王主任接过介绍信,仔细看了看,点点头:“嗯,手续齐全!没问题!”她拿起桌上的公章,“啪”地一声盖在介绍信上,又开了一张街道办的接收证明。

  “拿着,贾大妈!”王主任把盖好章的材料递给贾张氏,“待会儿拿着这个去派出所户籍科,就能办落户了!”

  “哎呦,谢谢王主任!太谢谢您了!”贾张氏连声道谢,赶紧把准备好的那包茶叶塞过去,“一点心意,您拿着喝!”

  “哎,贾大妈,您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王主任推辞着。

  “拿着拿着,您帮了大忙了!”贾张氏不由分说塞进王主任抽屉里。

  王主任笑了笑,也没再推辞,压低声音说:“贾大妈,您这趟来得可真是时候!赶巧了!”

  “啊?咋说?”贾张氏心里一紧。

  王主任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上面刚下的风声,下个月起,这户口迁移啊,可就没这么松快了!尤其是农转非(农村户口转城市户口),卡得严着呢!说是马上就要全面实行粮票制度了!户口管得更死!您这正好赶在节骨眼儿前头办妥了!运气真好!”

  贾张氏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好险!幸亏昨天当机立断,今天一大早就来了!这要是拖到下个月,指不定多麻烦呢!粮票制度真要全面铺开,户口可就真成了金疙瘩了!

  “哎呦,我的天!多亏多亏王主任您提醒!”贾张氏拍着胸口,一脸后怕,“这要是耽误了,可坏事了!”

  “可不是嘛!”王主任点点头,“所以啊,您赶紧去派出所办吧!越快越好!”

  “哎,哎,谢谢王主任!谢谢!”贾张氏千恩万谢,拉着还有点懵的秦淮茹和贾东旭,赶紧离开了街道办。小¢说\C¨MS?_首+发

  “妈,刚才王主任说粮票制度是啥呀?”秦淮茹小声问。

  “就是以后买粮食买油买布,都得凭户口本领粮票油票布票才能买!”贾张氏解释着,心里头还在庆幸,“没有票,有钱也买不着东西!所以户口特别重要!咱赶在政策收紧前把你户口迁过来,真是老天爷保佑!”

  秦淮茹这才明白过来,也跟着紧张起来:“那咱赶紧去派出所吧!”

  娘俩儿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派出所户籍科。排队的人不多,贾张氏递上盖着两个大红公章的材料。户籍民警是个年轻小伙子,看了看材料,又看了看秦淮茹,问了几句基本情况,便在户口本上“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好了!”民警把一本崭新的深蓝色封皮的户口本递给贾张氏,“秦淮茹同志的户口,已经落在你们家户头上了!这是新的户口本!”

  贾张氏接过那本崭新的户口本,翻开一看,第一页是户主贾东旭,第二页是贾张氏,第三页,赫然写着“秦淮茹”,关系是“夫妻”!下面盖着派出所鲜红的户籍专用章!

  “哎呦,谢谢同志!谢谢同志!”贾淮茹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颤。

  民警又拿出一个小本本和一个小夹子:“这是秦淮茹同志的购粮证和副食品购买证!还有这个月的粮票油票肉票布票都在这儿了!拿好了!丢了可不好补!”

  秦淮茹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小本本(购粮证)和那个装着花花绿绿小票的小夹子(票夹)。她看着票夹里那些印着“北京市地方粮票”“食用油票”“肉票”“布票”字样的小纸片,感觉像是在做梦!这些小小的纸片,以后就是她能在城里买粮食买油买肉买布料的凭证了!她不再是秦家村的秦淮茹,而是城里户口有粮票的秦淮茹了!

  “谢谢,谢谢同志!”秦淮茹捧着那小本本和票夹,眼圈又红了,声音哽咽。

  “行了,拿好了,回去吧!”民警摆摆手。

  走出派出所大门,阳光正好。秦淮茹捧着崭新的户口本购粮证和那个装着宝贵票证的票夹,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如^蚊.王\,埂/辛醉_筷\她看着户口本上自己的名字,看着票夹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票,心里头那叫一个激动!踏实!像是踩在了实地上!

  “妈,我,我也有户口本了!也有粮票了!”她抬起头,看着贾张氏,眼睛里闪着光,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灿烂的笑容。

  “傻孩子!”贾张氏看着她那高兴劲儿,心里头也乐开了花,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以后你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嗯!”秦淮茹用力点头,把户口本和票夹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

  回到四合院,贾张氏心里头那叫一个痛快!户口落定了,粮票也拿到手了,这心头大患算是解决了!不过,她这当妈的,眼光可不止于此。户口是基础,工作才是根本!要找工作,没文化可不行!她琢磨着,得赶紧把学历的事儿提上日程!不光淮茹要学,东旭也得学!这小子在厂里才一级工,以后考级评职称,没文化也吃亏!至于她自己,也得跟上!当妈的,总不能落在儿媳妇后头!

  吃过晌午饭,贾张氏看到三大爷从学校回来了,从空间里“掏”出一包上好的红糖(撕了标签),用油纸包好。她拿着红糖,溜溜达达去了前院三大爷阎埠贵家。

  “三大爷,在家吗?”贾张氏敲了敲门。

  “哎,在呢在呢!贾大妈!快请进!”阎埠贵推开门,一看是贾张氏,手里还拿着东西,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贾张氏进了屋,把红糖放在桌上:“三大爷,一点心意,您拿着泡水喝!”

  “哎呦,贾大妈,您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阎埠贵嘴上推辞着,眼睛却瞄着那包红糖,笑得见牙不见眼。

  “应该的,应该的!”贾张氏摆摆手,“今儿个来是想请教您点事儿!”

  “啥事儿?您说!只要我阎埠贵知道的,绝不藏着掖着!”阎埠贵拍着胸脯。

  “是这样,”贾张氏斟酌着词句,“您不是在小学教书吗?我想问问这小学毕业考试的事儿。”

  “小学毕业考试?”阎埠贵推了推眼镜,“贾大妈,您是想让东旭去考?”

  “不光东旭,”贾张氏摇摇头,“还有淮茹,还有我!”

  “啊?”阎埠贵愣住了,眼镜差点掉下来,“您,您和您儿媳妇?还有东旭?”

  “对!”贾张氏点点头,语气认真,“您也知道,我们娘仨以前在乡下,没上过学。现在进城了,没点文化不行!找工作都费劲!东旭在厂里才一级工,以后考级也得有文化!所以想学点文化,考个小学毕业证!要是能行,最好连初中毕业证也一块儿考了!”

  阎埠贵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头惊讶更甚,又多了几分佩服。这贾张氏,眼光可真长远!一家三口都要考文凭!

  “哦,是这么回事儿啊!”阎埠贵捋了捋思路,“小学毕业考试这个有!每年六月份全市统一组织!由各区教育局负责!咱街道小学就是个考点!”

  “那像淮茹东旭和我这样没上过学的,能报名吗?”贾张氏急切地问。

  “能!当然能!”阎埠贵肯定地说,“这叫社会考生!只要年龄符合要求,都可以报名!不过,”他顿了顿,“得先通过学校的摸底测试!证明你达到了小学毕业水平!才能参加正式的毕业考试!”

  “摸底测试?啥时候考?”贾张氏问。

  “这个不固定!”阎埠贵解释道,“一般在正式考试前一两个月,由想报名的学校自己组织!考语文算术两门!及格了就行!”

  贾张氏心里盘算了一下:“那要是明年六月份想考小学毕业证,得啥时候参加摸底测试?”

  阎埠贵掐着手指头算了算:“明年六月份考试,那摸底测试大概在四月份左右吧!各个学校时间可能不太一样!您得提前打听好!”

  “行,行,明白了!”贾张氏点点头,又问,“那三大爷,要是小学毕业证考下来了,能接着考初中毕业证吗?”

  “初中毕业证?”阎埠贵又是一愣,推了推眼镜,“贾大妈,您这心气儿可真高啊!一家子都要考?”

  “嗨,这不,想着多学点总没坏处嘛!”贾张氏笑着说,“东旭在厂里,有个初中毕业证,以后考级评职称也硬气!淮茹找工作也方便!我呢,活到老学到老!”

  “初中毕业考试也是全市统考!”阎埠贵解释道,“时间在小学毕业考试后,大概七月份!”

  “哦?那要是明年六月份考了小学毕业,七月份就能考初中毕业?”贾张氏眼睛一亮。

  “理论上是这样!”阎埠贵点点头,“但是前提是,你得先拿到小学毕业证!而且初中毕业考试难度可比小学大多了!语文算术,还得加上历史地理自然!三门课呢!”

  他顿了顿,看着贾张氏:“而且也得先通过想报考的中学组织的摸底测试!证明你达到了初中毕业水平!才能参加统考!”

  贾张氏心里飞快地盘算着:明年四月份考小学摸底测试,六月份考小学毕业证,七月份考初中毕业证!时间有点紧!但不是不可能!她对自己和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还是有信心的!空间里那些教材,可比学校的课本强多了!

  “三大爷,那这摸底测试和毕业考试都考些啥?您能给指点指点不?”贾张氏虚心请教。

  “这个嘛,”阎埠贵捋了捋胡子,来了精神,“小学毕业主要考语文和算术!语文就是识字写字组词造句简单的阅读理解!作文一般要求不高,写个百八十字通顺就行!算术就是加减乘除应用题!会算粮店买米供销社买东西这些就行!”

  “初中毕业那就难点儿了!”阎埠贵接着说,“语文除了基础,还得懂点语法修辞!古文也得认识点!作文要求也高点!算术就升级成代数几何!什么解方程算面积体积!历史就是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大事件!地理是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主要国家首都山川河流!自然就是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知识!”

  贾张氏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头有了谱。语文算术,他们仨现在就在学!历史地理自然,空间里有教材,慢慢啃!代数几何,这个有点难,得下功夫!

  “三大爷,太谢谢您了!”贾张氏站起身,“您可真是帮了大忙了!这红糖您一定拿着!”

  “哎,贾大妈,您太客气了!”阎埠贵乐呵呵地收下了,“有啥不懂的,尽管来问我!”

  “哎,好,好,少不了麻烦您!”贾张氏笑着告辞了。

  走出三大爷家,贾张氏心里头那叫一个敞亮!路子摸清了!目标也明确了!明年六月份,小学毕业证!七月份,初中毕业证!他们娘仨,都要考!有了证,找工作考级评职称,都硬气!

  回到后院,秦淮茹正在堂屋看书呢(《识字课本》),贾东旭也下班回来了,也在旁边凑热闹。

  “妈,您回来啦!”秦淮茹放下书。

  “嗯!”贾张氏脸上带着笑,把从三大爷那儿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淮茹和贾东旭。

  “初中毕业证?”秦淮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妈,我能行吗?”

  贾东旭也挠挠头:“妈,我,我也得考啊?我这脑子,学手艺还行,学文化…”

  “咋不行?”贾张氏一瞪眼,语气斩钉截铁,“事在人为!咱娘仨一起学!互相督促!肯定能行!”

  她看着秦淮茹和贾东旭,眼神坚定:“淮茹,东旭,咱不能光想着找个糊口的活儿!要干就干体面的!有奔头的!东旭,你在厂里,有了初中毕业证,以后考级评职称,工资能涨一大截!淮茹,有了初中毕业证,那选择就多了!工资也高!说出去也有面子!我呢,活到老学到老,总不能拖你们后腿!”

  秦淮茹看着婆婆那充满信心的眼神,心里头那股劲儿也被点燃了,用力点点头:“嗯!妈!我听您的!我一定好好学!”

  贾东旭看着媳妇儿都表态了,又想想涨工资的事儿,也咬咬牙:“行!妈!我也学!不就是看书嘛!我…我使劲看!”

  “好!”贾张氏满意地笑了,“那从今儿个起,咱学习任务加重!晚上多学一个钟头!白天有空也看!东旭,你下班回来也别光想着玩,多看看书!”

  “哎,好!”秦淮茹和贾东旭齐声应着。

  秦淮茹拿起书,看得更认真了。贾东旭也挠挠头,拿起一本《算术》,皱着眉头看起来。

  贾张氏看着认真看书的儿子儿媳,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户口落定了,目标也定下了!这日子,一步一个脚印,越过越有奔头!她仿佛已经看到,他们娘仨拿着崭新的毕业证,昂首挺胸的样子了!那感觉,想想都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