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三大家主参观炼铁厂!
龙腾国道目前已贯通石州,并改道往太原施工最终通抵云中。,38!看·书网′?追?最?新·章_节?
石州距太原两百八十余里途经三县,当前施工进度只剩最后一县。
某日。
龙腾国道太原往长安方向,孝义县至温泉段。
三名轻骑领着三驾豪华气派双辕马车,后方两百余骑乘随从。
“停!”领队轻骑高呼一声,后方车骑纷纷勒马止步。车队缓缓停靠国道一侧岔路口,巨大指示牌后方。
指示牌上书七个大字:
大唐第一炼铁厂
并有一行小字:由此进三里地
三名领队之人翻身下马,分别跑向队伍中的豪华马车前。
“家主,炼铁厂就在三里之外!此时道路车马不畅,需稍事歇息让行!”
三名领队观其装束,像是管事之人,各自对马车内禀报说着类似话语。
随后,三辆马车下来三人。
后面马车下来之人朝前走,前方马车之人向后走。
“崔兄郑兄!”
“郑兄王兄!”
“王兄崔兄!”
博陵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三位主家族长相互拱手问候。
而后齐声开怀大笑,“哈哈哈……!”
博陵位于河北境,荥阳位于河南。
一个月前,齐聚长安各族族老,将长安之行见闻事无臣细告知各自族长。\r?u?we+n?5·.o,r/g`
细思之后,两位族长安排好族中之事,决定亲自前往长安。
此行并非只为炼铁厂。
三日前,郑崔两位族长先后抵达太原,登门造访太原王氏。
王家族长为尽地主之谊,纯属陪同。
一周之前,王家族长受邀越野车接送去了一趟长安。
相互问候一番,三位族长迈步向前。
看向国道岔路三辆马车并行,分成三列的货运马车队伍。
马车上了国道大部分往长安方向运,另外马车穿越至对向车道往太原方向而行。
车队从几位族长面前经过,其内有运煤铁块铁器。
其中还有十几辆满载牛车,应是距离炼铁厂不远的邻近县货商。
通往炼铁厂岔道宽约两丈,三列车队井然有序通行,货运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此时辰时刚过,属于每日装车出货高峰期。
货商通常在炼铁厂附近服务过夜,天一亮便进厂装货。
“此等景象……若非亲眼所见,实难使人信服!”崔家族长望着行驶在国道的货车,由衷感叹。
不知感叹国道,还是对眼前货运景象惊叹。
其他两位族长默默点头,王家族长心里还算平静。
国道尚未通行始建之初,凭借地理优势,太原王氏了解甚多。?6/1%看)?书aD+网||}更\新^最?·快(?
三位族看了一眼,从炼铁厂岔道不断涌入国道的车队,默契的返回马车。
若无小半个时辰,马车队伍难以通行。
……
十点左右,李世民自御书房返回丽政殿。
“胖子你看哈,发电机定子线圈出引出三根相线,俗称火线!”
“你刚才的问题,不带电的零线是从哪来的。”
“你听好了,哥现在给你讲讲,我只说一遍!”
李泰面前放着几本书,同时握笔时刻准备记录苏尘讲解的知识点。
苏尘从系统商城兑换的所有电力相关书籍,无一例外,没有一本书有提到变压器。
皆是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以下低压应用。
“请赐教,我洗耳恭听!”李泰学习态度十分认真端正,不像一旁无所事事的长乐公主。
苏尘很是佩服的点点头,摆好纸笔边说边写:
“零线是变压器来的!严格来说,零线其实是三相供电中的中性线,俗称零线。”
“中性线是变压器三相副边绕组末端汇聚点,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就是零线!”
苏尘说到此处顿了一下,“至于变压器……以后有机会我再给你讲讲!”
油浸式变压器的理论知识苏尘有,且经常与其打交道。
前世在工厂打螺丝,没少拆卸和组装油浸式变压器。
但,以大唐如今的手段,绝缘冷却液极其搞。
干式变压器苏尘一无所知,不知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变压器并非电阻设备,其工作原理依赖磁场,而电阻特性。
其工作路径为电能磁能电能,能过绕组匝数比达到电压升降目的。
李泰点点头,苏尘继续往下说:
“零线的作用有两个,为单相供电提供回路。此时零线可以说成不带电,对人体无伤不会触电!”
“另一个作用是平衡三相负载,当三相负载不对等时,零线疏导不平衡电流!”
“零线虽然只携带微弱电压,但在电路中至关重要!”
“火线断了只是停电,设备停止工作。”
“一旦零线意外中断,那就危险了!搞不好就会烧坏电机,甚至引发火灾!”
苏尘说完放下手中笔,观察一脸思索之色的李泰。
李世民站在他身后,亦无察觉。
“发电机导出三根火线,如何用于单相设备供电?”
李泰如今只从书籍中了解到单相供电线路,甚至连电机知识点也未涉及。
学习需要一个过程,由入门到熟知,最后灵活运用。
“以380伏三相电路为例,一零一火组成220伏的单相供电!”苏尘看向李泰身后的李世民,轻轻一笑。
“你爹来了!”
“哼!”李世民轻哼一声,拉开一张坐椅捞起衣袍入座。
李泰当即起身作揖,“儿臣不知父皇来此,多有失礼!”
李世民摆了摆手,看向苏尘,“小子,两刻前炼铁厂发来电报。”
“博陵荥阳太原三位世家之主途经炼铁厂,欲入厂内参观!”
苏尘随意点点头,微笑问道:“陛下同意了没?”
“朕准了!”
炼铁厂向来只防备歹人偷盗搞破坏,从不担心被人偷师学艺。
随即思索几许,李世民继续说道:“河北崔氏河南郑氏此来长安多半为了银行一事。届时你小子与人交涉,朕概不过问!”
李世民未将太原王氏算在内。
中秋节第二天,苏尘与李承乾出宫前往长安太原王氏府邸。
歪打正着得知太原王氏,每隔几年必备带胶楮皮纸,用于防潮存储纸质契书。
七日前因楮皮纸一事,李世民特意安排黄门侍郎王珪与房玄龄,一同乘车前往太原以礼求取楮皮纸。
太原王氏颇为意外,自从便宜且书写顺畅白纸面世后,极少有人再次提起工艺复杂的楮皮纸。
王家族长没有丝毫推诿,拿出半箱带胶楮皮纸交给房玄龄。
其中年份最久的已有五年,含楮树树胶楮皮纸特性依旧不减,仍可作防水防潮之用。
数量高达八十多张,合计两刀有余,楮皮纸一刀三十六张。
并提出随同房玄龄王珪一同前往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