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我读书少,你可千万别骗我
唐宁第一反应:幸亏宋子墨没见过飞机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要不这人恐怕还得问她,这些东西怎么制作的,她如果能答出来,她也没时间搁这儿做买卖了。°|求e(;书?帮o^更(新??最?μ全¢
“宋公子,都说术业有专攻,我对这些东西的制作并不了解,而且这些东西都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而研制出来的,并非知道原理就能轻易制作。”
宋子墨很快接受了唐宁的这番言论,甚至对此还十分赞同,“唐姑娘所言极是。希望这些种子能如我所愿,长出足量的蔬菜,到时我会带着蔬菜来感谢你。”
唐宁没等来宋子墨的感谢,却在第二天临近下班的时候,得到了她培训过的学生寄来的特产,唐家人对此并没有欣喜,反而犯了愁。
“你说咱也不是贪便宜的人,这些人突然整这出,不是在为难人嘛!”
唐宁对此反应倒是挺淡定,“妈,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人和人相处不都这样嘛!有来才有往,咱们Q市又不是没有特产,我整点给他们寄过去不就行了?!”
李秀琴还在嘟囔,“也不知道人家给寄来的东西值多少钱,你有法子衡量其中的价值吗?”
唐宁有些无奈。?s.y!w′x¢s¨.!c!o+m她爹刚认回来一个姨娘,但住在她家跟自家人一样,她娘更是一个亲戚也没有,打从原主记事起,他们家就没有人情往来,所以遇了这事儿,她妈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愁容满面。
回礼的事儿不那么着急,晚上等来了郑书亦,他见到堆积成山的棉花,面上忍不住露出了喜意。
他将所有棉花都运出去之后,重新折了回来,唐宁见他两手空空空,正准备把早晨沈文给她弄来的古董从柜台里面取出来,便见郑书亦姿态扭捏,显然是有话要说。
“唐小姐,古董的交易还可以继续,但以后我只能用粮食和蛋肉之类的物资与你交换,金条不能继续提供了。”
唐宁闻言松了口气,随即她状似无意的询问道,“郑先生,你们那边气候突然出现异常,难道农作物不会受到影响吗?”
郑书亦笑得眉眼弯弯,看起来心情极好,“我们那边的粮食种植己经不受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你也可以放心,这些小麦都不是转基因·····吃了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反而还有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唐宁听着犯了糊涂,“我读书少,你可千万别骗我。x_i/n^r′cy_.^co¨m′粮食的种植如果不依靠外界因素,那肯定少不了科技与狠活,吃多了那种东西,怎么可能对身体没有影响?!”
郑书亦觉得自己解释一万句,比不上检验结果来的有效果,他重新折回去,取了一份他们那个时代众所周知的检验结果递给唐宁,又给她看了看种植的视频,如果不是郑书亦解释,唐宁完全看不出那些小麦和大米是生长在室内。
她有些不理解,“既然粮食的种植都可以忽略环境的影响,为什么你们不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做出改变呢?”
郑书亦露出苦涩的笑容,“这种室内环境维持成本很高,很难大规模的实现。
况且我们人类的思想还未发生转变,室内即使再好,远不如一年西季的自然轮转,但如果气候持续异常,那全球所有国家可能都会往这个方向研究发展。
目前按照专家对气候的预测来看,往下会出现气候异常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这事儿毕竟还没发生,我也只是一个商人而己,无法预知上面的决策和未来的变化。
唐小姐,你只需要知道,古董交易会继续,但只能以我们这个时代不紧缺的物资与你交换。”
唐宁突然对未来没有了任何的向往。
众所周知,建国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处境都十分困难,但她所处的这个年代空气清新,岁月静好,人们没有那么多的物欲,所以很容易产生幸福感。
“郑先生,因为时代的限制,就算你不说,古董的提供也不会有一开始那么多,但基本每两个月交易一次,应该也是可以的。”
唐宁从柜台内搬出了沈文提供的一些瓷器,郑书亦的眼睛重新焕发出光彩。
看得出来,郑书亦对古董这一行确实十分喜爱,就算唐宁跟他明明约好今天只是来交易棉花,但郑书亦依旧随身携带着手套和放大镜等鉴宝工具。
他目光率先移到体积最大的梅瓶上面,高约莫西十厘米,口径却不足五厘米,外折口,瓶颈极短,溜肩,收足平底,器形匀称秀丽。
瓶体施白釉,瓶腹中部前后对称绘有黑彩蝉形牡丹花卉莲枝纹,构图十分清新。
“唐小姐,这明代的瓷器虽然不错,但你出这类瓷器比较多,所以价格肯定上不去。”
要不是沈文给她的时候,她己经利用店铺的新技能验过了,可能真就被郑书亦给骗过去了。
“郑先生再仔细看看,我觉得你可能看走眼了。”
郑书亦起初想反驳,但见唐宁面容冷淡,他将到嘴质疑的话语咽了回去。
又过了约莫十分钟的时间,郑书亦有些尴尬的地看向唐宁,“唐小姐,我刚才重新确认了一遍,确实是我看走了眼,这是北宋白釉黑彩牡丹纹梅瓶,咱这是第一回交易这个类型的梅瓶。”
唐宁似笑非笑,“不知能换郑先生多少物资?你出去与上面商量一下,要是我不满意,剩下的古董就不换了。”
郑书亦知道这个梅瓶铁定要上交的,为了卖唐宁一个好,他心里盘算了片刻,心里很快有了答案。
“唐小姐,北宋时期的这类梅瓶的确不可多得,应该是收入博物馆的级别,单单这一件瓷器,应该能换五十趟的面粉。”
郑书亦每次交换物资后,都会给她一个表格,上面罗列了物价重量以及类别,所以她只需心中一算,就知道郑书亦并没有诓她。
只是·····这事儿可不能就算了,据她所知,明朝和北宋的磁州窑相差极大,郑书亦不可能犯这样明显的错误。
唐宁指着一个双耳瓶,状似无意的询问道,“郑先生可知这件是哪个朝代的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