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性别女,爱好男
李秀琴的心思都在唐秋月的身上,因此并未注意。s¨o`s,o/s¢h′u.+c,o,m\
“秋月,你在厂子里面有没有瞅着还算顺眼的男同志?”
李秀琴斟酌了半天的话终于问出了口,但却让唐秋月一脸莫名其妙,“妈,男同志哪有让我瞅着顺眼的?女同志还差不多。”
李秀琴的心顿时拔凉,看向唐秋月的眼神都变得特别不对劲。
“你知道自己性别女吧?爱好正常点的话,按理说应该是男同志才对,你······你啥时候开始对女同志感兴趣了?”
唐宁刚喝进嘴里的水没控制住,一下子吐了出来,呛的她首咳嗽。
唐秋月懵了懵,过了片刻才反应上来李秀琴话里的意思。
她跺了跺脚,脸色羞得通红,“妈,你脑子整天乱想什么呢!我性别女,爱好男,但是现在还没出现让我特别爱好的男人。这个回答你满意了吧?”
李秀琴见唐秋月生气跑回屋,一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过她又把目标对准了唐庆国。
“你现在是皮鞋厂的正式工了,有没有人给你介绍对象?我可提前跟你说好了,咱家是准备给你建房子的,对象不能随便找,最起码得找个和你工作差不多的,以后最起码生活压力不大。,咸′鱼′看书¨网/更?新_最¨全?”
唐庆国没有一点排斥,“妈,我自己有数,你放心。”
李秀琴连续在两人的婚事上碰了壁,本来就不算愉悦的心情,在此时彻底爆发了,“你们一个两个的都有数,就我没数。
你说你们几个,要不早早把自己嫁出去,要不到了结婚的年龄,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也不知道着急自己的人生大事,我真是上辈子欠你们的。”
唐立军觉得李秀琴有点过于焦虑,况且他并不觉得唐庆国和唐秋月年龄大,他和李秀琴当时结婚早是当初的国情,现在结婚晚也是现在的国情。
吃过饭,李秀琴到底没憋住,将沈涛的情况告诉了唐秋月,“这小伙子条件不错,长得也好,和你年龄就差三岁,我觉得很合适。”
唐秋月也不傻,“妈,听你刚才那话,人家属意的明明就是宁宁,你没事儿瞎点啥鸳鸯谱啊!”
唐宁被吓了一跳。
别说她从来没考虑过说对象的事儿,就算是考虑了,她也不绝对不想找一个军人,她身上的秘密很难瞒过身边人,特别是侦查能力一流的军人。.\?看?|书o<>屋¨D\小·\说(网@_×?已°±发\?¢布?最1D新?]章±|o节±?
虽然穿越的日子不是她选择的,但是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还挺舍不得的。
“二姐,你别吓唬我。那人比我大了八岁,我可不找年纪那么大的,再说了,我还小,连结婚年龄都不到。”
李秀琴深以为然,但唐秋月死活不愿意,“我就算是要找,也找一个上班的,才不去当什么随军军嫂呢!”
关于找对象的话题不了了之。
第二天一大早,唐宁听见自家大门被人拍的啪啪作响,她睡眼惺忪的起床,和唐秋月面面相觑,很快两人就听见了院子里面传来的惊呼声。
“什么?!赵婶子她,她自杀了?!”李秀琴的话如同落入水中的石子,惊起了一片涟漪。
唐宁和唐秋月互相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赵阿软的自杀像是毫无征兆,毕竟于他们而言,她除了前两天的突然上门之外,并没有其他异常。
两人快速的穿好了衣服,刚从正屋出来,前来报丧的人还没离开,见到唐宁,她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疑惑。
“请问你们两位谁叫唐宁?”
唐宁往前走了一步,“是我。”
那人微微颔首,“按理说邻居去世,不应该单独通知你们,但是赵阿软同志特意留了遗书,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己经死了,也没有留下后人,所以她将房子和家里的财产都留给了你,需要你将她的后事操办一下。
等处理妥当,随时可以来街道办理财产继承的事宜。”
唐宁知道,她心中的疑惑除了赵阿软能解之外,别人解不了,她只能配合。
她随着那人前往街道,路上那人还给她解释,“赵阿软可能是怕脏了屋子,特意去城外找了一个地方吊死的,身上除了遗书之外,也没有其他钱财。
本来按理说要安置在她家中,然后再出殡,但赵阿软的遗书上说了,她死后不进家门,让你从家中拿着银钱,在城外找一处地,把她和赵春和葬在一起。”
唐宁忍不住询问道,“赵春和也死了?”也是,要是不死,遗产也轮不到她来继承。
那人摇了摇头,“没有。不过关押赵春和的工作人员说,昨天赵阿软去见过赵春和,昨天晚上赵春和反常的吃了顿饱饭,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藏得刀,割腕了,但是发现的及时,没死成。”
唐宁不理解赵阿软夫妇为什么会想到自杀,如果因为儿女的原因,那他们自己独自生活了那么久,不也活的好好的?
她随着街道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帽子叔叔那里。
赵阿软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脸色己经变得灰暗了,上吊的人自然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她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舌头能伸那么长。
唐宁确认了赵阿软的死亡,然后才想起应该去买一副棺木,因为现在流行土葬,还没开始执行火化。
她去附近的铺子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木。不管两家有什么龌龊,赵阿软对她有恩惠,她于情于理都不能薄待她。
街道的人知道情况,帮她把人顺利安葬,又把遗书交给了她。
唐宁第一次见到赵阿软的字迹,十分娟秀好看,上面将自己的死归结于自己余生没有活着的意义,她并未抱怨世界的不公,反而笔迹有力的将自己身后事安排妥当。
她甚至还给唐宁单独写了一封忏悔信,关于她没坚持己见,被赵春和说服报复他们家,她对此十分后悔。
唐宁看后心中五味杂陈,世间之人,往往情深不寿,太过善良的人受到的伤害往往是最多的。
她对赵阿软心中有所愧疚,但她并不后悔。
赵春和没有死,那赵阿软的遗嘱她便当不得真了。唐宁想了想,决定带着赵阿软的遗嘱去见一见赵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