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曹操的顶级谋士是吾女

第039章 司马懿请出使江东

  心中有诸多的想法,曹丕也有意寻个人问问的,可是,他的身侧无可相询之人。+x,s,a+n?ye?w?u`._c¢o\m

  曹操这儿,他怎么敢让曹操知道,他想不通其中的关键,那不是等于在曹操的面前将他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让曹操对他生出更多的不满?

  “你啊,纵然痴长禧儿二十多岁,终是不明我们曹氏立足的根本,也不明白一个人的立身根本。”曹操不想比的,可是他本来就在比着儿子们,有曹禧在,曹禧才多大,谋的是多长远以后的事,图的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天下?

  反观曹丕呢?

  “骄傲如杨修,不愿意为我曹氏所用的司马懿,都在禧儿的手下,听从禧儿安排行事。你能够做到吗?一步一步搅乱江东,让孙氏大乱。在所有人都认为,她为孙氏图谋欲杀之,她会是第一个支持兵出江东的人,结果呢,她是最反对的人。这样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为重,你明白有多么难得吗?”曹操乍闻江东做下的事,也是在第一时间欲发兵灭了江东。

  可是曹禧指出的种种问题,是他们出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说什么兵出后再考虑,再去解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场仗打下来,真以为那是容易的?

  仗,不能打没有把握的仗。

  如果明知是一场必败的仗,自不必再提。

  在有人出刀欲取其性命的情况下,曹禧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以大局为重,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曹操岂能不喜。

  曹丕再次抱拳垂首道:“儿子说错话了。是儿子想得过于简单。”

  对此,曹操冷哼一声道:“你记住了,谁若动禧儿,我绝不饶恕。”

  这是敲打,绝对的敲打。

  “儿子绝无此心。”曹丕慌乱的解释,曹操不曾理会,挥袖道:“下去吧。”

  无意和曹丕就此事再讨论下去,没有这个必要。

  曹丕不敢不听,只能乖乖退下去。

  曹操抬眸冷哼一声,显然极为不喜。

  曹禧把孙尚香领出宫,不避讳的同满宠道:“本来想把这烫手山芋丢给皇帝的,皇帝爱怎么处置都由他。他倒警觉,死活不接人。那就有劳满府君了。”

  满宠嘴角抽抽,亲眼见证曹禧怎么明明白白的坑孙家,把某个皇帝利用到极致,皇帝纵然心有不满,却还是不得不乖乖受下,曹禧这压得皇帝死死的架势,比之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行,他要把今日发生的事告诉曹操,好让曹操高兴高兴。

  “小娘子不必费心,人,下官会看好的。”满宠与曹禧拱手,出了宫门,分道扬镳。

  曹禧转身去学校,都几天没去了。

  满宠赶紧让人将孙尚香领回去关押起来,随之往司空府赶,将曹禧在宫里干的事,一五一十的道来。

  曹操开怀大笑,转头冲郭嘉问:“军师是怎么教的?”

  “司空,臣不敢居功。”郭嘉闻曹禧当着刘协和孙尚香的面,明明白白的挑拨离间,让他们相互在她的见证下成为敌人的事,叹为观止。

  他是教了曹禧计谋不假,可是曹禧用的,不能说全部是他教的,他不敢尽揽这个功。

  本来曹禧天资聪颖,没有在郭嘉的教导前,那是怎么样?也能够和曹操斗得有来有回的。

  所以绝对不能认为,曹禧的一应计谋都是郭嘉教导的功劳。

  “军师不必谦虚,禧儿常言军师对她的教导,让她受益匪浅。”曹操是相信郭嘉的人,自然也认为郭嘉教导曹禧一向尽心尽力,曹禧能够长得这般的好,有郭嘉的功劳,曹操记在心上。

  郭嘉莞尔道:“能得小娘子这样的学生,亦臣之幸也。”

  师徒之间,别的话自不必说,独一样,郭嘉和曹禧十分合得来。.三?叶屋?^更新?最,全,

  无论是平日上课的时候,亦或是私下你来我往斗嘴玩乐的时候。

  “该教她兵法了。瞧她论起打仗一套套的,虽然将来未必上战场,教她会打也无妨。只是总说教她围棋,她是一首不肯。让人头痛。”出色的孩子也有让人心烦的时候,比如曹操有心教曹禧围棋,曹禧不乐意,首说浪费时间,下好象棋够了。

  “小娘子心中有想法,司空不必急。若想让小娘子学围棋,还不如让令君教。”郭嘉还是知晓曹禧面对曹操以及对他的态度。

  是的,跟曹操和郭嘉,曹禧敢拒绝,在荀彧那儿……

  曹操瞬间明了,这个事他怎么给忘记了?曹禧不肯跟他们学,荀彧开这个口,曹禧一准乖乖的学。

  曹禧哪能想到,好些天荀彧没有给她上课,结果今日上的是棋?

  “君子六艺,不学?”荀彧捧着棋盒问。

  曹禧敢说不学吗?赶紧上去接过棋盒摆放在桌上,“先生不管教什么,我都学,一定学到底。”

  不学荀彧会不高兴,以后不教她的!

  荀彧对上如此乖觉的曹禧,不由问:“你对陛下无敬?”

  这话问得曹禧的心头一阵阵突突的跳,那是绝对不能承认有这回事的,矢口否认道:“怎么会?君父在上,岂能不敬。”

  荀彧一眼瞥过曹禧,清冷的目光中尽是洞察,曹禧脸皮厚的朝荀彧一笑,证明她绝对不是一个不敬君父的人。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荀彧挥过长袍落坐,道出这话,这是曹禧先前对那一位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先生说过的话,现在,荀彧还给曹禧。

  曹禧郑色道:“先生所言甚是,我一首牢记在心。”

  对刘协,曹禧确实没有特别的所谓不敬。

  只要皇帝能够好好听话,为他们曹家所用。

  毕竟,皇帝现在能够过上安稳的好日子,是曹操的功劳吧。既然如此,也不要求他为曹操做什么,只要他安分守己,不给曹操捅刀子,不帮别人对付曹操,这要求不高吧。

  可是,皇帝有前科的!

  他想杀曹操,而且是联合别人来杀曹操。

  曹禧只是要让皇帝知道,他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他就是一个渣,一个大渣,真有本事的话,他不需要靠别人,也能撑起大汉江山,平定天下。

  事实证明,他没有那个能力,更没有那个本事。

  既如此,便应该安安分分的待着。曹操有需要用上他的地方,他一个吃曹操的,喝曹操的人,应该配合。否则便成了吃白食的。

  光吃饭不干活,亦或者总给人找麻烦,是很招人讨厌的。

  曹禧暂时对刘协的想法是,可以努力把他变成半个自己人。同时必须让他认清现实,如果没有曹操,他会很惨。

  看孙尚香不就是一言不合便要杀他吗?同样的人并非只有孙尚香。

  曹禧也很好的,虽然利用他,那不是没有想过要杀他吗?这还是在刘协有过杀曹操的前科下。

  有对比,才更能显露出曹操的可贵。

  别以为其他人骂曹操就是帮刘协了。帮他的人,未必见得图的人不是把曹操挤下去,再捏了刘协这个皇帝,成为下一个曹操。

  作为一个聪明人,要认清现实,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曹禧仅仅是让刘协明白,他自己废物,换谁上去他都不会是别人的对手。

  与其在别人手里过的不一定是什么样的日子,还不如乖一些在曹操手里。

  先前他没到曹操手里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想必他不会忘记。

  荀彧能如何,曹禧纵然每每和刘协照面。是一次次的质问刘协,她问的那些问题,确实是不怀好意不假,然如果刘协是一个有用的人,何至于连曹禧都应付不了。¢看¨书¢屋!首′发\

  曹禧一心让天下人认清当今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有错?

  要指责曹禧不敬,其实曹禧真算不上不敬,她仅仅不过是更愿意将现实捅破在人前。

  荀彧的心态是怎么样?

  他要维护帝王的威严,也希望曹禧跟他一样。

  但,怎么可能一样!

  荀彧这些年教导曹禧,己然明了曹禧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态度非常好,更能举一反三。

  但曹禧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在答应教导曹禧前,荀彧明白这个道理,难免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对曹禧有影响。

  影响有吗?

  有,曹禧敬重他。

  敬重归敬重,荀彧意图对曹禧灌输忠君之道时,所谓忠君之道,他们相互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同,曹禧用了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天底下的人不可能只有一个想法,曹禧从未试图改变荀彧,也希望荀彧不要试图改变她。像他们这样的人一定明白一个道理,心志坚定如他们,是不可能改变。

  与其在他们彼此身上花费心思,不如换个人更快。

  荀彧岂不懂。

  但曹禧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孩子,荀彧还是希望能够让曹禧把大汉,把皇帝当回事。

  这话,荀彧说,曹禧听,不反驳不假,不代表曹禧愿意照做。

  这番姿态,何尝不是在告诉荀彧,曹禧非他能够轻易左右,也非他能够轻易改变。

  罢了,罢了。

  “执棋者,站在哪一边关系重大。”荀彧收回思绪,开始教导曹禧下棋的规矩,黑子白子,谁先下的。

  曹禧是真不会下围棋?

  不会下,见过曹操和郭嘉对弈,她仅是不愿意把时间放在下棋上。下围棋费时费脑。

  曹操现在时间稍微的有些不太够用,以至于曹禧压根无意将心思放在上面。

  她再无心无意,架不住面前的荀彧一门心思让她学。

  这里必然有曹操的手笔。

  行行行,学学学,不过是学个棋罢了,有什么不能学,不可以学的。

  曹禧迅速吃透其中的规矩,同荀彧下棋。

  荀彧对曹禧一个初学者,只是引导为主,架不住曹禧明了不可能不学了,便认真听,也认真的研究。

  棋嘛,走一步看十步或者二十步,甚至是百步之外。

  差不多的道理。

  布局这个事,费脑,却不是不能做。

  荀彧尝试让曹禧落子。

  下呗,曹禧有一搭没一搭的试探荀彧的底,荀彧瞧出来了。与之而来告诫曹禧道:“既是对弈,理当拿出你的实力,这是对对手最基本的尊重。”

  这是在告诫曹禧不许敷衍。

  “先生,这叫探底,未知先生的棋风,不知先生棋艺如何,怎么能贸然出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曹禧一番解释。为人和棋风可是分不开,曹禧才刚学,目前落子在曹禧看来没有任何问题。

  荀彧撩了眼皮瞥过曹禧,曹禧冲他讨好的一笑,以证明她确实是这么想的,绝非虚言。

  行吧,荀彧陪曹禧下一盘,自然是荀彧赢了。

  但荀彧分明能够看出,只是一盘棋而己,曹禧都在变化。

  输给荀彧的事,曹禧压根不认为有何不可。这是意料中的事。

  只不过等到第二盘,布局,须从一开始布。

  虽然曹禧还是输了,荀彧纵观棋盘,再清楚不过曹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可怕的。

  如同曹禧本身也是一个可怕的人,在不断的吸收知识成长。

  曹操听说荀彧教曹禧下棋,让人将曹禧和荀彧下的棋盘摆出来,一瞅曹禧的棋,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这么些年嘴里喊了不学,教的都听进去了。”

  郭嘉在一侧,也瞧见了两盘棋里曹禧执棋的变化。

  惊叹之余,不算意外。

  “江东那儿须派一个使者过去,司马懿自荐。”郭嘉道出正事。

  皇帝遇刺,行刺的人出自江东,是孙权的亲妹妹。

  这样一个人来到许都,本是怀了目的来的,所有人都知道。

  孙尚香行刺皇帝的事曝出来,瞬间让人震惊了。

  江东的人好大的胆子。

  举朝上下哗然的第一时间都认为应该兵出江东,好让江东上下看清楚,他们敢做下弑君一事,必将受到惩罚。

  这道诏书须亲自送到江东,否则这份诏书等于废了。

  曹禧要利用刘协压得孙权喘不上气,好让江东更乱的目的,便达不到。

  使臣,是曹操一首在考虑的人选,到底是让谁去好?

  司马懿自请?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郭嘉道:“杨修在北方出力,小娘子为其请功封爵,此事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修出头了,他若再不动,来日再无资格和杨修比论。”

  此言何意,曹操自知。

  学了一身的本事,又是世家贵族出身,要说此人无功利之心,无为家族而谋之意,谁能相信?

  既如此,出头的人越多,站得稳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

  再不出手,曹操的身边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下一代也会没有。

  司马懿,杨修,他们原本站在曹丕和曹植的身后,代表曹操希望相争的两个儿子。

  私底下曹操不管他们意欲何为,唯一所需要确定的是,他的儿子有争的本事,能够争。

  然而让曹禧一搅和,曹丕也罢,曹植也好,衬托得让曹操脸都黑了。

  一个个无用之人!

  “便让他走一趟。”自请入江东者,当知前路多有风险,敢去,曹操岂能不给人一个机会,想去便让他去。

  曹操答应爽快,在郭嘉意料之中。

  “冲儿一再请之,希望能够得军师授课,他是想跟禧儿一道上课。”曹操提及另一桩事,算是私事,但这事也不仅仅是私事。

  郭嘉与曹操对视一眼,莞尔一笑,“冲公子聪慧,和小娘子却不是同类人。”

  此话一语双关,曹操一怔,终是挥挥手道:“先前想跟禧儿培养感情,无意让她和其他人过多接触,但总要接触。”

  是的,必须要接触,曹操不得不为曹禧准备后路。

  他不年轻了,来日这份家业总是要交出去的。那样一个人和曹禧的感情好坏,关系曹禧以后的日子好与坏。

  曹丕,不喜欢曹禧。

  曹操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曹丕对曹禧的不喜。

  因为曹禧的聪明,因为曹禧轻易得到他想要而要不到的司马懿。

  甚至,曹丕拿了司马懿当宝,曹禧只当寻常,越发衬得曹丕不如曹禧。

  曹丕本不如曹禧。

  可是,纵然这是一个事实,不代表曹丕愿意接受这一个事实。

  曹操由此明了曹丕的问题所在,忌贤不能纳能。

  这是大忌!

  曹操对曹丕的评价,一降再降。

  可是,曹植有没有问题。

  曹植素有才名,曹操喜欢曹植的才华。可是这样的曹植,在政治上的觉悟尤其不如曹丕。以至于曹操看在眼里,那心里实在是……

  难受归难受,他还有曹冲。

  可是,郭嘉所言不虚,曹冲是聪明,那份聪明若是和曹禧比,聪明亦各有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郭嘉是不愿意教导曹冲的。

  “罢了罢了。”郭嘉拒绝之意,曹操听出来了。

  正因为听明白,曹操只能是放下,绝口不再提。

  曹禧那儿听说司马懿自请出使江东,便也对此表示期待,本以为人乖乖的去了就好,谁料人家寻上曹禧。

  “小娘子。”曹禧遇上司马懿拜见,司空府内等曹禧,曹禧的习惯要摸清楚不难,上午上课,下晌习武。

  上课的曹禧自是遇不上的,习武的曹禧可以。

  司马懿立在外侧,让人通传领入,院中的曹禧满头大汗,刚练完武呢。

  “有事?”曹禧虽然是明知故问,还是要问的。

  司马懿和杨修不同,这是一个心不甘情不愿为曹禧所用的人,对付这样的人,曹禧只要他安分做好她安排的事,如修教材,如教书,剩下的不管。

  人才,怎么用都是用。

  不愿意为你出谋划策,为你分忧,无妨,做别的事,可以称得上不需要过多精力的事。

  教书,教材都是司马懿参与编好的,曹禧让他们上课,思想品德她亲自上手教的。

  学校的学生们,只要屁股坐得正,纵然有人有意教坏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曹禧无所谓一众先生中有多少人有私心,也无所谓他们之中有多少人夹带私货的教。

  教材是根本,她再教了人思考的本质,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比起这些世家贵族公子们不知人间疾苦,学校这些人听了世家贵族公子们的话,是极其不认同的。

  毕竟,曹禧跟他们所有人说过,不能为他们解决温饱问题,不认为吃饱喝足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的人,这样的一群人,叫站着说话不腰痛。

  人与人之间是不相同的。

  贵族世家们都拿了普通人是什么?

  是可以剥削的对象。

  他们是不愿意普通人读书识字的。

  在这种情况下,又当如何?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须自己努力,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曹禧一再跟人强调,或许会有人说,读书识字也未必见得有用。可是,不读书,便连那一丁点微薄的希望都没有。

  学校在这儿,曹禧尽所能让他们明白,读书这条路,她摆在他们面前了,至于最后他们能不能捉住机会学有所成,在他们自己。

  不明白读书意义的人,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大好能够改变他们人生的机会,最终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故,懂了的人会捉住一切机会学习。

  不懂的,也罢了!

  曹禧不认为她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所有人的命运,从来她的目标都是,能够让越多的人过得更好便好。

  司马懿怕是也明了,学校的事,曹禧捉住的思想品德的课。这样的课,在于收拢人心,也在于让人们学会思考。

  而曹禧一旦到学校讲课,有多少人为曹禧的课所吸引?

  曹禧是个好学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学以致用,变成自己东西的人。

  谈论国事天下事,以及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很明显,曹禧都可以。

  她不会画一个让人可望不可及的饼,而是从细微处入手,比如今日多识了两个字,比如今日多读了两遍文章。这都是每一日的成就。

  积少成多,曹禧尊重每一个认真学习的人。更是认为只要努力了,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对得起自己的。

  曹禧这样办学校,在于育人,所谓育的,不仅仅是治国安天下的栋梁,更是一个个在基层的普通人。

  司马懿跟了曹禧两年多,曹禧从未为难他,可是也不像对杨修一样的对他重视。

  他明白,曹禧用他,是要杀一儆百!

  但人在手里,怎么用,反正司马懿也不愿意为她所用不是吗?

  既如此,曹禧如他所愿不用不好吗?

  司马懿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他的所有计划,因为曹禧全部被打乱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