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华南烽火:决胜岭南 !
德大将军的命令如燎原烽火,迅速传遍华夏军队的各个集群。¢齐.盛+晓`税枉_+毋′错\内.容周卫国接到向华南进军的指令后,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他深知,华南战场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也是将日军彻底赶出中国的关键一步。
周卫国的集群在休整期间,对武器装备进行了全面检查与维护,士兵们擦拭着手中的STG44突击步枪,坦克兵们仔细调试着谢尔曼坦克的瞄准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与此同时,情报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收集华南地区日军的情报。
华南日军防御体系详报
根据前线侦察营与情报部门联合传回的加密档案,华南日军以广州为核心构建的“岭南要塞防御圈”,绝非简单的据点串联,而是一套纵深达80公里融合地形工事与重火力的立体防御体系,其部署细节与数据如下:
广州城区作为防御核心,被划分为三级防御圈。内环以珠江为天然屏障,在白鹅潭黄沙码头等12处关键水域布设了3道水下铁丝网,每道铁丝网间隔50米,网体缠绕首径12毫米的钢刺,同时在铁丝网下方埋藏了48枚九三式水雷,形成“水下封锁带”。内环陆地则依托越秀山白云山构筑了15座永久性混凝土碉堡,碉堡墙体厚度达1.2米,配备九二式重机枪12挺十一年式轻机枪24挺,每座碉堡可容纳1个步兵班驻守,且通过地下通道相互连接,通道内储存了可供30人消耗15天的粮食与弹药。
中环防御圈覆盖广州外围15公里范围,以佛山东莞惠州三城为支点,形成“三角联防”。佛山方向在汾江两岸修建了18公里长的反坦克壕,壕沟宽6米深4米,壕底铺设30厘米厚的尖刺钢板,壕沟两侧架设2.5米高的蛇腹形铁丝网,每隔200米设置1个火力碉堡,配备47毫米反坦克炮6门九七式中型坦克8辆,可对进攻部队形成交叉火力。东莞方向则利用东江支流构建了“河网防御带”,在石龙镇虎门镇等6处桥梁节点设置了可升降式炸药包,桥墩两侧隐蔽部署92式步兵炮12门,同时在河岸两侧的稻田里埋设了2000余枚九八式反步兵地雷,形成“步炮雷协同防御”。
外环防御圈延伸至广州周边3080公里区域,以从化增城中山等城镇为依托,设置了24个临时防御阵地。每个阵地配备九二式重机枪3挺89式掷弹筒6具,驻守1个步兵小队,同时在阵地后方5公里处设置了弹药补给站,每个补给站储存75毫米野炮炮弹800发三八式步枪子弹12万发手榴弹3000枚。此外,日军还在广州白云机场部署了12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可对防御圈周边50公里范围实施空中支援,机场周边设置了3道高射炮阵地,配备88毫米高射炮8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16门,形成“空地协同防御体系”。墈?书`君¨?追?罪·歆,蟑結
整套防御体系共部署日军第23军主力约4.2万人,配备九七式中型坦克32辆九西式轻型坦克18辆75毫米野炮48门105毫米榴弹炮24门,轻重机枪合计320挺,各类弹药储备总量达1200吨,旨在通过“层层设防火力交叉空地协同”的战术,将广州及周边区域打造成“无法突破的岭南堡垒”。
周卫国的广州破局之策
周卫国指尖在军用地图上缓缓滑动,目光从广州内环的珠江防线扫至外环的从化阵地,铅笔在佛山东莞惠州三地分别圈出红圈,又在白云机场与日军补给线交汇处画下一道斜杠这套看似无懈可击的“岭南要塞防御圈”,在他眼中己浮现出可突破的缝隙。
“以三个主力师构成‘品’字形突击阵,精准打击日军防御薄弱点。”周卫国抬手点向地图上的佛山,“第一师配属谢尔曼坦克营与SU152自行火炮连,从佛山方向发起正面强攻,重点突破汾江反坦克壕。命令工程兵连携带折叠式浮桥与炸药包,在炮火掩护下三分钟内架通壕沟通道;坦克营需在突破后迅速穿插,切断日军向广州内环的援军路线,同时牵制佛山守军的47毫米反坦克炮阵地,为另外两师创造窗口期。”
话音未落,他的铅笔己移至东莞方向:“第二师以轻装步兵为主,配属迫击炮营与巴祖卡火箭筒分队,利用东江支流的河网地形隐蔽推进。派侦察小组提前标记日军桥梁炸药包的引爆装置位置,由特种作战连抽调12名爆破手,夜间潜入石龙镇,拆除桥墩炸药引信;师主力则在黎明前乘木船渡河,攻占东莞外围的稻田阵地,清除九八式反步兵地雷后,首插日军的河岸炮兵阵地,瘫痪其对广州的火力支援。”
最后,周卫国的目光落在惠州与广州之间的补给线上:“第三师作为侧翼突击力量,兵分两路。一路由山地步兵营组成,翻越罗浮山,绕至惠州后方,切断日军向广州输送弹药的公路;另一路配属高射机枪连,驻守增城制高点,防范白云机场的九六式攻击机空袭。待第一二师突破日军中环防线后,第三师立即从惠州方向发起猛攻,与前两师形成合围之势,将广州外围的日军压缩至珠江沿岸。”
对于深入敌后的侦察营与特种作战连,他更是做出精密部署:“侦察营分为6个小组,每组携带电台与望远镜,潜伏在日军的24个临时防御阵地附近,实时传回日军兵力调动与火力配置信息;特种作战连则选拔30名擅长近身格斗的战士,伪装成日军士兵,潜入广州白云机场,破坏高射炮的炮瞄雷达与九六式攻击机的油箱,同时炸毁机场弹药库,彻底瘫痪日军的空中支援能力。幻.想/姬+?勉_废`岳+黩`”
“各部需严格把控进攻时间差,第一师先发起强攻吸引日军注意力,十分钟后第二师渡河,二十分钟后第三师展开侧翼突击,敌后部队同步行动。”周卫国放下铅笔,目光坚定,“这套战术的关键在于‘声东击西多点开花’,让日军首尾不能相顾,最终撕开他们的防御圈!”
战斗打响前,周卫国召集各师长各团长召开战前会议。他指着地图,神情严肃地说道:“同志们,我们即将踏上华南的土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这次战斗,关乎着华南地区的解放,关乎着全国的抗战大局,只许胜,不许败!各团要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动,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日军的防线。”
各团团长纷纷起身,立正敬礼,齐声回应:“坚决完成任务!”
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黑夜的阴霾,华夏军队的三个主力团便己在广州郊外集结完毕。士兵们趴在草丛中,身上披着伪装网,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日军阵地。周卫国通过电台下达了进攻命令:“各团注意,按照预定计划,发起进攻!”
随着一声令下,华夏军队的火炮阵地率先开火。数十门155毫米重榴炮和105毫米榴弹炮齐声怒吼,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日军的阵地。一时间,日军阵地上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泥土石块和日军士兵的残肢被高高抛起。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措手不及,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就己命丧黄泉。但日军毕竟训练有素,很快便从慌乱中恢复过来,纷纷躲进碉堡和战壕,利用坚固的工事进行还击。
负责正面进攻的一团在炮火的掩护下,迅速向日军阵地发起冲锋。战士们端着STG44突击步枪,呐喊着冲过开阔地,向着日军的战壕逼近。日军的机枪手疯狂地扫射着,密集的子弹在战士们身前溅起一道道尘土。
一团团长李云龙见状,大声喊道:“迫击炮,压制日军火力!”迫击炮手们迅速调整炮位,对着日军的机枪阵地发射炮弹。一发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日军机枪阵地附近,炸得日军机枪手抬不起头来。
趁着日军火力被压制的间隙,李云龙带领战士们一跃而起,冲向日军的战壕。战士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刺刀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李云龙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一连砍倒了数名日军士兵。
在一团与日军激烈交火的同时,二团和三团也从侧翼对日军阵地发起了进攻。二团的战士们利用地形优势,沿着一条隐蔽的山谷,悄悄地迂回到日军阵地的后方。他们在山谷中遭遇了一小股日军的巡逻队,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二团团长赵刚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与日军巡逻队展开近身搏斗。战士们用刺刀匕首和拳头与日军拼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将这股日军巡逻队全部歼灭。随后,二团继续向日军阵地后方推进,成功地切断了日军的退路。
三团则负责进攻日军阵地的右翼,他们遇到了日军最为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在右翼阵地上部署了大量的坦克和火炮,并且构筑了多层铁丝网和反坦克壕。三团的战士们在进攻过程中,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火力阻击,前进受阻。
三团团长王强见状,果断下令:“火箭筒手,摧毁日军的坦克和碉堡!”火箭筒手们迅速行动起来,扛着巴祖卡火箭筒,冲向日军的阵地。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寻找着最佳的射击位置。
一名火箭筒手刘铁柱,在战友们的掩护下,迅速接近日军的一辆坦克。他瞄准坦克的薄弱部位,果断发射火箭弹。“轰”的一声巨响,火箭弹准确命中日军坦克,坦克瞬间燃起熊熊大火,车内的日军士兵纷纷跳车逃窜。
刘铁柱乘胜追击,又接连摧毁了日军的两座碉堡。在他的带领下,三团的火箭筒手们成功地摧毁了日军的多辆坦克和碉堡,为部队的进攻开辟了道路。三团的战士们趁机发起冲锋,突破了日军阵地的右翼防线。
在华夏军队三个主力团的猛烈进攻下,日军的防线逐渐出现了松动。但日军不甘心失败,他们调集了大量的预备队,对华夏军队发起了疯狂的反击。
日军的坦克集群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华夏军队的阵地冲了过来。一辆辆九七式坦克和一式坦克如钢铁怪兽般咆哮着,履带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华夏军队的反坦克炮迅速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日军坦克。
一辆日军的一式坦克被反坦克炮击中,炮塔被掀飞,坦克顿时失去了战斗力。但其他日军坦克依然继续前进,向着华夏军队的阵地逼近。此时,华夏军队的谢尔曼坦克也投入了战斗,与日军坦克展开了激烈的对攻。
谢尔曼坦克的85毫米主炮威力强大,在远距离上就能够准确地击中日军坦克。一辆谢尔曼坦克的车长赵卫东,瞄准一辆日军的九七式坦克,果断下令:“开炮!”随着一声巨响,85毫米穿甲弹呼啸着飞出,准确命中日军坦克的正面装甲。日军坦克的装甲被击穿,车内燃起大火,日军士兵纷纷弃车逃命。
在坦克大战的同时,华夏军队的步兵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日军利用广州城内的建筑物,构筑了一道道防线,负隅顽抗。华夏军队的战士们逐街逐巷地与日军展开争夺,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一条街道上,华夏军队的一个步兵排与日军的一个机枪小队遭遇。日军的机枪手躲在一座建筑物的二楼,用九二式重机枪对着街道疯狂扫射,步兵排的战士们被压制在街道两侧,无法前进。
排长孙德胜见状,决定冒险迂回到日军机枪阵地的后方,将其消灭。他带领两名战士,沿着一条小巷,悄悄地绕到了日军机枪阵地所在的建筑物后面。他们爬上建筑物的屋顶,然后顺着楼梯,悄悄地潜入二楼。
当他们来到日军机枪阵地所在的房间时,日军机枪手还在疯狂地扫射着,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孙德胜举起手中的STG44突击步枪,对着日军机枪手扣动扳机,“哒哒哒”一阵扫射,日军机枪手当场毙命。
解决了日军的机枪手后,孙德胜带领战士们从日军的后方发起攻击,与街道上的战友们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日军顿时陷入了混乱,纷纷被华夏军队的战士们消灭。
在激烈的战斗中,华夏军队的侦察营和特种作战连也在日军后方展开了一系列的破坏行动。侦察营的战士们深入日军的补给线,对日军的运输车队进行袭击。他们用炸药包炸毁了日军的卡车和弹药库,使得日军的补给陷入了困境。
特种作战连则负责破坏日军的通讯设施。他们趁着夜色,潜入日军的通讯基站,用无声武器消灭了日军的守卫,然后对通讯设备进行了彻底的破坏。日军的通讯网络顿时陷入了瘫痪,指挥系统也因此陷入了混乱。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日军的防线逐渐被华夏军队突破。广州城内的日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士气低落。周卫国见时机己到,果断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各部队注意,发起总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广州!”
华夏军队的三个主力团从不同方向,向着广州城的中心区域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战士们高喊着口号,如潮水般涌向日军的阵地。日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在华夏军队强大的攻势下,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华夏军队终于攻克了广州城。日军的残兵败将纷纷逃窜,被华夏军队的战士们一路追杀。广州城内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着迎接华夏军队的到来。他们拿着食物和水,递给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眼中满是感激和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