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院里闹剧
清晨的阳光,带着点初夏的燥热,透过供销社那扇擦得锃亮的大玻璃窗,洒在崭新的玻璃柜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ku·a¢i¢d!u¨x·s?..c·o^m+秦淮茹穿着崭新的蓝色工作服,胸前别着一个小小的印着“红星街道供销社”字样的工牌,站在柜台后面,感觉整个人都在发光。
带她的张大姐,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售货员,圆脸,微胖,说话嗓门大,但人很爽利。她正手把手地教秦淮茹:“淮茹!瞧见没?这柜台是分区的!这边是日用百货!肥皂毛巾针头线脑这边是副食品!油盐酱醋点心糖果那边是布匹五金小件农具”
秦淮茹听得认真,眼睛亮晶晶的,不住地点头。
“记住!”张大姐指着柜台后面墙上贴着的《服务公约》和《商品价目表》,“顾客来了!要主动打招呼!‘同志您要点什么?’态度要热情!拿东西要轻拿轻放!算账要又快又准!收钱找钱唱收唱付!‘收您五毛!找您两分!’清清楚楚!明白吗?”
“嗯!张大姐!我记住了!”秦淮茹用力点头,心里默念着张大姐教的要点。
“还有!”张大姐压低声音,指了指柜台下面一个上了锁的小抽屉,“这是钱箱!钥匙就一把!我拿着!你暂时还不能碰钱!先学着开票!打算盘!熟悉商品和价格!”
“哎!好!”秦淮茹应道。她知道,这是规矩,新人得一步步来。
正说着,一个穿着工装裤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直奔副食品柜台:“同志!打一斤酱油!再来半斤盐!”
“哎!来了!”张大姐应了一声,却没动,而是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秦淮茹,“淮茹!你去!拿那个竹提子打酱油!盐用那个小秤!”
秦淮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有点紧张,但还是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同志您稍等!”
她拿起竹提子(一个带长柄的竹筒量具),走到酱油缸前,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她学着张大姐的样子,把提子沉下去,再提起来,酱油刚好满到提子口。她屏住呼吸,稳稳地倒进顾客带来的玻璃瓶里。一滴都没洒!
“盐半斤!”她又拿起小秤,从盐缸里舀出盐,放在秤盘上,拨弄着秤砣。第一次,秤杆翘高了(盐多了),她赶紧舀出一点。第二次,秤杆平了!半斤!正好!
“同志酱油一斤盐半斤!一共一毛三分钱!”秦淮茹把东西递给顾客,声音清脆。
“哎!好嘞!”顾客爽快地付了钱。
秦淮茹接过钱,心里头那叫一个激动!第一单!成了!没出错!
“不错!淮茹!手挺稳!”张大姐在一旁看着,笑着夸了一句。
秦淮茹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甜滋滋的。这工作,有意思!
供销社的工作,琐碎,但秦淮茹干得格外起劲。她手脚麻利,记性好,张大姐教一遍的东西,她很快就能上手。开票(三联单!复写纸!)打算盘(噼里啪啦,打得飞快!)整理货架盘点库存她样样都学得认真。对待顾客,她总是笑脸相迎,耐心细致,遇到年纪大的,还主动帮忙把东西包好。,p^f′x·s¨s¨..co¨m?几天下来,不仅张大姐对她赞不绝口,连一些常来的老顾客都记住了这个新来的勤快又和气的小秦同志。
贾张氏也没闲着。她深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儿媳妇刚去新单位,得跟同事们搞好关系!她琢磨着,供销社的售货员,特别是张大姐这样的老员工,家里肯定有孩子。孩子嘛,最喜欢啥?零嘴儿!
这天下午,贾张氏估摸着供销社快下班了,拎着个不起眼的布袋子,溜达着去了供销社。
“张大姐!忙着呢?”贾张氏笑着打招呼。
“哟!贾大妈!您怎么来了?”张大姐看到贾张氏,有点意外。
“这不路过看看淮茹!”贾张氏说着,把布袋子往柜台上一放,压低声音,“张大姐家里孩子多大了?”
“大的十岁小的六岁!”张大姐说。
“哎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贾张氏从布袋子里掏出两个油纸包,“一点小意思给孩子甜甜嘴!”
她打开油纸包,一包是五颜六色的水果硬糖,一包是香喷喷的动物饼干。
“哎呦!贾大妈!这这怎么好意思!”张大姐一看,眼睛都亮了。这糖和饼干,包装精美,一看就是高级货!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她家孩子见了,非得乐疯了不可!
“拿着!拿着!”贾张氏不由分说地塞到张大姐手里,“淮茹刚来啥都不懂多亏了您耐心教她!这点心意您别嫌弃!”
“嗨!淮茹这孩子聪明又勤快!我喜欢着呢!”张大姐嘴上客气,手却接得飞快,脸上笑开了花,“贾大妈您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贾张氏又拿出几个小纸包,里面是同样的糖和饼干,“这点给其他几位同事的孩子分分!一点心意!”
“哎呦!这这”张大姐更高兴了,贾大妈这做人,太到位了!“行!我替她们谢谢您了!”
贾张氏又跟张大姐聊了几句家常,问了问秦淮茹的表现,听到的都是夸奖,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临走前,她还“顺便”买了点针线和肥皂,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贾张氏这一趟“慰问”,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供销社的同事们对秦淮茹的态度更热情了。几个年轻点的女售货员,还主动拉着秦淮茹聊天,教她一些工作上的小窍门。秦淮茹心里明白,这都是婆婆的功劳,对婆婆更是感激。
秦淮茹在供销社干得风生水起的消息,像长了腿似的,很快又传回了四合院。这一次,引起的震动比上次拿到毕业证还大!
工作!那可是正经工作!供销社售货员!这年头,能进供销社,那绝对是让人眼红的铁饭碗(虽然是临时工,但有机会转正啊!)!秦淮茹一个乡下嫁过来的媳妇儿,才来城里多久?居然就端上了供销社的饭碗?这路子也太野了吧?
最先坐不住的是三大妈。她正在中院水龙头边洗菜,听到后院二大妈在跟人议论这事儿,手里的菜都忘了洗。
“啥?供销社?秦淮茹?真的假的?”三大妈瞪大了眼睛。¨狐?恋+蚊¢学¢,吾?错′内`容
“千真万确!”二大妈拍着大腿,“我娘家侄女就在供销社隔壁上班!亲眼看见的!穿着蓝工作服!站柜台呢!”
“我的老天爷!”三大妈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溜溜的,“这这贾家是走了什么大运了?毕业证也拿了工作也有了?还是供销社?”
她越想越不是滋味。她家老阎,是小学老师,文化人!可家里三个儿子,老大解成初中毕业,老二解放老三解旷还在上学!这工作问题,都快成她的心病了!贾家倒好,傻儿子娶了个乡下媳妇儿,转眼就成了供销社职工?这这上哪说理去?
三大妈菜也不洗了,端着盆就冲回了前院自家屋里。三大爷阎埠贵刚下课回来,正坐在桌边喝茶看报纸。
“老阎!老阎!”三大妈把盆往地上一放,声音都变了调,“出大事了!”
“咋咋呼呼的!啥大事?”三大爷放下报纸,推了推眼镜。
“秦淮茹!贾家那个儿媳妇!进供销社了!当售货员了!”三大妈急吼吼地说。
“啥?”三大爷也吃了一惊,“供销社?她她怎么进去的?”
“谁知道啊!”三大妈一拍大腿,“肯定是走了王主任的门路!贾张氏那老太太鬼精鬼精的!上次毕业证不也是找的王主任?”
三大爷捋着胡子,沉吟起来。供销社那可是好单位!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福利还好!要是能让老大解成进去那该多好!
“老阎!你赶紧去街道办找王主任问问!”三大妈催促道,“问问还有没有名额?给咱家解成也活动活动!他高中毕业不比秦淮茹强?”
“嗯有道理!”三大爷点点头,也觉得这是个机会。他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中山装,“我这就去问问!”
三大爷前脚刚走,后脚院里其他几家有适龄待业青年的也坐不住了。
后院,二大爷刘海中家。
二大妈推了推正在听收音机的刘海中:“老头子!你听见没?秦淮茹进供销社了!”
“哼!供销社有啥了不起!”刘海中嘴上不屑,心里却有点酸。他儿子刘光齐,正在读中专,成绩不太好,要是能进供销社
“要不你也去街道办问问?”二大妈试探着说。
“问什么问!”刘海中一瞪眼,“我堂堂七级工!轧钢厂领导!去求街道办给儿子找工作?丢不起那人!”话虽这么说,他关收音机的动作却有点重。
中院,傻柱家。
傻柱正哼着小曲切菜,听到外面议论,嘿嘿一笑:“行啊!秦姐!牛!供销社卖肉的地方油水足啊!”他倒是没啥想法,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前院,另一户姓孙的人家。孙家老大孙建国,也是初中毕业,在家晃荡大半年了。孙大妈听到消息,急得直拍大腿:“哎呦!贾家都能进供销社?咱家建国差哪了?不行!我得去找王主任说道说道!”说着,也风风火火地出了门。
一时间,街道办王主任的办公室,成了四合院的热门“景点”。
三大爷阎埠贵是第一个到的。他端着文化人的架子,跟王主任寒暄了几句,然后切入正题:“王主任听说咱们街道供销社最近招人了?”
王主任一看是他,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笑着说:“是啊!招了个临时工,秦淮茹您不是知道吗?”
“哦是是”三大爷捋着胡子,“那王主任您看这还有没有名额?我家老大解成高中毕业在家待业您看能不能”
王主任心里暗笑:这老阎,消息倒是灵通!她摇摇头:“阎老师真不巧!供销社那边就一个临时工名额!已经给秦淮茹了!暂时没空缺了!”
三大爷一听,心里凉了半截,但还是不死心:“那别的单位呢?街道或者厂里有没有招工?”
“招工”王主任想了想,“倒是还有一个机会”
“哦?什么机会?”三大爷眼睛一亮。
“红星轧钢厂后勤处食堂缺个择菜洗菜的临时工!”王主任说。
“食堂择菜洗菜?”三大爷的脸瞬间垮了下来。这活儿又脏又累!跟他家解成初中毕业的身份,完全不匹配啊!他儿子怎么能去干这个?
“这这”三大爷支吾着,“王主任这活儿是不是太那个了?解成他初中毕业”
王主任心里门儿清,脸上依旧带着笑:“阎老师现在工作不好找啊!这临时工虽然辛苦点但好歹是个岗位!干好了也有机会转正嘛!您考虑考虑?”
三大爷心里直摇头:考虑啥?让他儿子去食堂洗菜?还不如在家待着呢!他敷衍了几句,悻悻地告辞了。
三大爷刚走,孙大妈就冲了进来。
“王主任!王主任!”孙大妈嗓门大,“我是前院孙家的!我家建国初中毕业在家待业您看能不能给安排个工作?”
王主任心里叹了口气,又是问工作的。她耐着性子说:“孙大姐现在招工机会不多刚才轧钢厂后勤食堂倒是有个临时工名额”
“食堂?临时工?”孙大妈眼睛一亮,“啥活儿?”
“择菜洗菜”王主任说。
“行啊!行啊!”孙大妈一拍大腿,“择菜洗菜也行啊!总比在家闲着强!王主任!您帮帮忙!给建国安排上!”
王主任有点意外:“孙大姐您不嫌弃这活儿?”
“嫌弃啥?”孙大妈爽快地说,“有活干就有钱挣!能自食其力就行!我家建国年轻有力气!不怕累!”
王主任看着孙大妈那朴实的样子,心里倒有些感动。这年头,像她这样不挑不拣的家长,不多了。
“那行!”王主任点点头,“我给你开个介绍信!明天让建国去轧钢厂后勤处找刘主任报道!”
“哎呦!谢谢王主任!谢谢王主任!”孙大妈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等孙大妈欢天喜地地拿着介绍信走了,二大妈也扭扭捏捏地来了。她不好意思直接问工作,拐弯抹角地打听秦淮茹是怎么进供销社的。王主任打着哈哈应付了过去。二大妈见问不出什么,又拉不下脸来求那个食堂的活儿,只好讪讪地走了。
三大爷阎埠贵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怎么样?老阎?有信儿吗?”三大妈急切地问。
“供销社没名额了!”三大爷没好气地说,“就一个轧钢厂食堂择菜洗菜的临时工!”
“啊?择菜洗菜?”三大妈一听,脸也垮了,“那那活儿又脏又累!咱家解成初中毕业怎么能干那个?”
“就是!”三大爷愤愤不平,“王主任还说让我考虑考虑!考虑什么?让解成去当伙夫?丢人!”
“那那怎么办?”三大妈急了。
“怎么办?等着呗!”三大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我就不信找不到好工作!实在不行让解成再复习复习考中专!”
两口子正唉声叹气,就听见外面传来孙大妈那特有的大嗓门,充满了喜悦:
“建国!建国!快!妈给你找到工作了!轧钢厂后勤!明天就去报道!”
“啥?孙家建国去轧钢厂了?”三大妈冲到门口一看,果然看见孙建国一脸喜气地跟着他妈回来了。
“孙大姐!你家建国找着工作了?”前院有人问。
“是啊!”孙大妈声音洪亮,“轧钢厂后勤!临时工!择菜洗菜!活儿是累了点!但有奔头!王主任说了干得好能转正!”
“哎呦!恭喜啊!孙大姐!”
“建国!好好干!”
邻居们纷纷道贺。
三大爷和三大妈在屋里听着,脸色更难看了。他们看不上的活儿,被前院孙家捡了便宜!这感觉,像是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的。
“哼!没出息!”三大爷酸溜溜地哼了一声,“一个洗菜的临时工也值得高兴?”
“就是!”三大妈附和着,心里却像打翻了醋坛子,酸得不行。她看着自家老大解成还在屋里懒洋洋地躺着看书,气就不打一处来:“解成!别躺着了!起来看书!考不上中专看你以后怎么办!”
解成莫名其妙地挨了顿训,一脸委屈。
贾家小院里,贾张氏正坐在小马扎上摘菜,听着前院传来的孙大妈那喜气洋洋的声音和邻居们的道贺声,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孙家建国去轧钢厂后勤了?”秦淮茹下班回来,也听到了消息。
“嗯!”贾张氏点点头,“那孩子实诚!肯干!去后勤挺好!”
“三大爷他们家”秦淮茹小声问。
“哼!”贾张氏轻哼一声,“眼高手低!看不上那活儿呗!活该让孙家捡了便宜!”
她心里头那叫一个通透:这院里的人啊,心思都摆在脸上!三大爷自诩文化人,看不起体力活,结果连个临时工都捞不着!孙大妈实在,不挑不拣,反而给儿子谋了条路!这就是命!
“淮茹!别管别人!”贾张氏看着儿媳妇,“你在供销社好好干!干出个样来!让那些眼红的人看看!”
“嗯!妈!我知道!”秦淮茹用力点头,看着婆婆那洞悉一切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敬佩和踏实。有婆婆在,这个家,就有主心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