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时髦贾太:带着空间闯四合院

第59章 易中海重回‘道德天尊’

  盛夏的日头,毒辣辣地悬在头顶,把四合院的青石板路晒得滚烫,连墙根底下那点可怜的阴凉地儿,都带着股闷人的热气。¨狐/恋!蚊¢穴¨·耕_歆`最哙贾张氏坐在堂屋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摇着把破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风,眼睛却盯着后院菜地。

  黄瓜藤爬满了架子,翠绿的藤蔓间,挂满了顶花带刺的嫩黄瓜,看着就水灵。西红柿也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贾张氏心里头盘算着:晚上摘两根黄瓜凉拌,再摘两个熟透的西红柿,撒点白糖,给淮茹解解暑!她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对象!

  正想着,就听见前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和说话声。贾张氏探头一看,只见二大爷刘海中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拎着个印着“红星轧钢厂”字样的搪瓷缸子,正跟刚下班回来的一大爷易中海说着话。

  “老刘!下班了?”易中海脸上带着笑,声音洪亮。

  “嗯!”刘海中端着架子,背着手,应了一声。

  “今儿车间那批急活可算赶出来了!”易中海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里带着点自豪,“多亏了我那几个徒弟!手脚麻利!技术过硬!”

  “哦?”刘海中挑了挑眉,语气不咸不淡,“你那几个徒弟是不错”

  “那是!”易中海笑得见牙不见眼,“上次厂里考级!我手下那个小陈!六级工!一次就过了!还有两个五级工!也考上了!可给咱车间长脸了!”

  “嗯是挺长脸”刘海中干巴巴地应着,脸上有点挂不住。他手下那几个徒弟,考级可没这么风光。

  “技术这东西就得传帮带!”易中海感慨道,“当师傅的不能藏着掖着!得真心实意教!徒弟出息了咱脸上也有光!”

  刘海中“哼”了一声,没接话,背着手,迈着方步回后院去了。

  贾张氏在屋里听着,心里头“啧”了一声。这易中海最近有点不一样啊?

  自打上次贾张氏在院里“发飙”,抬出王主任镇住那些碎嘴子之后,易中海好像就消停了。不仅没再闹什么幺蛾子,反而像换了个人似的。

  在厂里,他不再是那个端着架子动不动就教训人的一大爷了。_小′税¨宅^·罪/芯漳¢洁_埂·薪+筷?他变得格外认真负责,尤其对徒弟,那叫一个上心!手把手教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结果呢?上次厂里考级,他带的徒弟里,硬是考出了一个六级工(这可是技术骨干!),两个五级工!在车间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王师傅都对他刮目相看,在食堂碰见了,还主动跟他打了招呼,说了几句场面话。易中海那腰板,挺得更直了!

  在院里,易中海也像是转了性。以前,他总爱摆着一大爷的谱,动不动就开全院大会,搞思想教育。现在呢?他变得“务实”多了。谁家水龙头坏了,他拎着工具就去修;谁家搬个重东西,他二话不说就搭把手;看到老人小孩提东西吃力,他也会主动帮忙。虽然话还是不多,但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院里人私下议论,都说一大爷现在“接地气”了,像个真正的“老大哥”。

  变化最大的,还得数一大妈。以前,一大妈虽然也照顾聋老太太,但总带着点完成任务似的敷衍。现在呢?简直是把聋老太太当亲妈伺候!一日三餐,顿顿不落,准时准点送到老太太屋里。饭菜做得也精细,软烂可口,还变着花样。老太太吃完了,一大妈还主动把碗筷收拾干净,连痰盂都天天倒刷得干干净净!那细心劲儿,看得院里几个老太太都羡慕不已,直夸一大妈“孝顺”“心善”。

  这夫妻俩,一个在厂里是“优秀师傅”“技术骨干”,一个在院里是“孝顺媳妇”“热心邻居”。再加上一大爷以前积累的“道德模范”底子(虽然之前有点崩),这名声,简直是坐着火箭往上蹿!短短几个月,就从上次“算计贾家”风波后的低谷,重新回到了巅峰!甚至比以前更胜一筹!成了四合院里名副其实的“道德标杆”!

  贾张氏摇着蒲扇,心里头跟明镜似的。这易中海是在“重塑人设”啊!而且重塑得相当成功!手段高明!厂里抓生产,带徒弟出成绩,这是“爱岗敬业”!院里帮邻居,照顾孤老,这是“友爱邻里”“尊老爱幼”!再加上一大妈的神助攻这“模范夫妻”的形象,简直无懈可击!

  “哼!老狐狸!”贾张氏心里嘀咕一句(内心os:玩得一手好牌!)。?x,k¢s·wx¨.`co!m¢不过,她倒也不反感。只要易中海不来算计她家,不来招惹她,他爱怎么“模范”就怎么“模范”,跟她贾家没关系!井水不犯河水,挺好!

  “贾大妈!贾大妈!”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贾张氏的思绪。

  贾张氏抬头一看,只见小雨水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小褂,像只小蝴蝶似的,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

  “雨水?放学了?”贾张氏脸上露出笑容。这小丫头,自从她哥傻柱跟贾家关系缓和后,就成了贾家的常客。

  “嗯!”小雨水跑到贾张氏跟前,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贾大妈!我哥晚上又加班回不来做饭了我能在您家吃饭吗?”

  “能!怎么不能!”贾张氏一口答应,伸手摸了摸小雨水的头,“去!洗手去!一会儿就开饭!”

  “谢谢贾大妈!”小雨水欢呼一声,蹦蹦跳跳地去洗手了。

  说起傻柱,贾张氏心里还有点感慨。这小子,自从贾东旭婚礼上被贾张氏“收拾”了一顿(用空间物资堵住了他的嘴),后来又因为小雨水在贾家蹭过几顿饭,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傻柱虽然还是那副混不吝的性子,但对贾家,尤其是对贾张氏,客气多了。偶尔在院里碰见,还会主动打个招呼。傻柱在食堂打饭,还偷偷多给过贾东旭半勺菜。总的来说,算是“睦邻友好”了。

  小雨水放了暑假,更是成了贾家的“编外成员”。傻柱在轧钢厂食堂当大厨,经常加班加点,回来晚了,小雨水就饿肚子。贾张氏看不过去,就让小雨水来家里吃。一来二去,小丫头跟贾家越来越亲,放了假就爱往贾家跑。秦淮茹也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经常给她留点好吃的。

  “贾大妈!贾大妈!”小雨水洗完手,又跑回来,凑到贾张氏身边,好奇地看着她手里那件快完工的婴儿小褂子,“这是给小侄子做的吗?”

  “嗯!”贾张氏笑着点头,“也可能是小侄女!”

  “真好看!”小雨水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柔软的布料,“软软的!”

  “喜欢吗?”贾张氏问。

  “喜欢!”小雨水用力点头。

  “等你以后有了小侄子或者小侄女贾大妈也给你做!”贾张氏逗她。

  小雨水脸一红,咯咯地笑起来。

  正说着,秦淮茹下班回来了。她穿着那身蓝色的供销社工作服,虽然肚子还不显怀,但脸上带着一种孕妇特有的温润光泽。

  “妈!我回来了!”秦淮茹笑着打招呼,看到小雨水,“雨水也在啊?”

  “秦姐!”小雨水甜甜地叫了一声。

  “哎!雨水真乖!”秦淮茹放下布包,从里面掏出一个小纸包,“给!供销社新到的水果糖!尝尝!”

  “谢谢秦姐!”小雨水接过糖,高兴得眼睛眯成了月牙。

  晚饭很简单:玉米面糊糊,二合面馒头,一盘凉拌黄瓜,一盘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小碟咸菜。

  贾张氏特意给秦淮茹盛了满满一碗糊糊,又夹了一大筷子西红柿炒鸡蛋:“淮茹!多吃点!”

  “哎!谢谢妈!”秦淮茹笑着接过。

  小雨水也捧着碗,吃得香喷喷的。贾张氏看着她那满足的小脸,心里头也挺舒坦。这孩子,没爹没妈(母亲早逝,父亲跟人跑了),跟着傻柱那个不着调的哥哥,也是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贾嫂子!贾嫂子!”门外传来一大妈的声音。

  贾张氏放下碗,走出去一看。只见一大妈端着一个碗,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一大妈?有事?”贾张氏问。

  “没啥事!”一大妈把碗递过来,“这不家里老母鸡下了几个蛋新鲜!给淮茹补补身子!”

  贾张氏低头一看,碗里躺着四个圆滚滚红皮的大鸡蛋!

  “哎呦!一大妈!这怎么好意思!”贾张氏连忙推辞,“您留着自己吃!或者给老太太”

  “拿着!拿着!”一大妈不由分说地把碗塞到贾张氏手里,“淮茹现在是两个人!需要营养!我们家还有!老太太那边也不缺!”

  她顿了顿,看着贾张氏,语气真诚:“贾嫂子,以前我们家老易,可能有些事做得不太妥当,您别往心里去!咱们都是一个院住着,远亲不如近邻!以后有啥事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贾张氏看着一大妈那诚恳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的鸡蛋,心里头有点复杂。这易中海夫妇现在是真心想搞好关系?还是另有所图?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主动示好,还送了东西,她也不能太不给面子。

  “哎!一大妈!您太客气了!”贾张氏脸上堆起笑容,“谢谢您!也替我谢谢一大爷!淮茹挺好!您费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一大妈笑着摆摆手,“那你们吃饭!我先回去了!”

  “哎!您慢走!”贾张氏目送一大妈走远,才端着鸡蛋回了屋。

  “妈谁啊?”秦淮茹问。

  “一大妈送鸡蛋来了”贾张氏把碗放在桌上。

  “鸡蛋?”秦淮茹有点意外。

  “嗯”贾张氏看着那四个红皮鸡蛋,心里琢磨着:这易中海夫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真想修好?还是另有所图?管他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不惹到贾家头上,她乐得清静!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凉拌黄瓜,咔嚓一口,清脆爽口。窗外,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给四合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前院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中院水龙头边有邻居在洗菜聊天,后院聋老太太屋里隐约飘出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曲声整个四合院,笼罩在一种难得的平和安宁的氛围里。

  贾张氏看着身边吃得香甜的秦淮茹和小雨水,又摸了摸自己那日渐圆润的腰身,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易中海当他的模范,傻柱当他的大厨,她贾张氏,就守着自家这一亩三分地,把儿子儿媳照顾好,把未来的大孙子(女)盼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比啥都强!

  后院菜地里,新一茬的豆角藤悄悄爬上了架,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夜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贾家的小屋里,灯火明亮,充满了饭菜的香气和温馨的笑语。

  贾张氏觉得,这日子,就像那刚爬上架的豆角藤,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向上生长的生机和希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